风卷珠帘摇绮影,晚奁凉意如秋。
凤箫一曲按梁州。谁家邀夜月,小院倚重楼。
怨绿苔痕曾细扫,题红宫叶同流。
莺梭柳带恼春柔。娇吁惊梦幻,底事背人羞。
风卷珠帘摇绮影,晚奁凉意如秋。
凤箫一曲按梁州。谁家邀夜月,小院倚重楼。
怨绿苔痕曾细扫,题红宫叶同流。
莺梭柳带恼春柔。娇吁惊梦幻,底事背人羞。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情感的画面。"风卷珠帘摇绮影"写出了夜晚微风吹过,珠帘轻轻摇曳,映照出女子闺房中的绰约身影。"晚奁凉意如秋"则暗示了室内环境的清冷,如同秋天的凉意,透露出主人公内心的孤寂。
"凤箫一曲按梁州"通过音乐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凄美的氛围,可能是女子在独自欣赏或怀念某人的笛声。"谁家邀夜月,小院倚重楼"进一步想象,那悠扬的箫声引来月下佳人,女子在小院中倚靠高楼,遥想远方。
"怨绿苔痕曾细扫,题红宫叶同流"两句,借景抒情,暗示女子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哀怨,那些曾经精心擦拭的绿苔和题写在红叶上的诗句,如今都随流水逝去。
"莺梭柳带恼春柔"以莺鸟穿梭柳丝的形象,描绘春天的生机与女子心中的愁绪交织,春光虽美,却触动了她内心深处的柔情和哀伤。
最后两句"娇吁惊梦幻,底事背人羞"揭示了女子的心境:她在梦中轻唤,被现实的清醒惊醒,不知为何感到羞涩,可能是因为思念之情难以言表,又怕被人窥见。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细腻描绘女子内心世界的作品,情感深沉,意境优美,展现了吴湖帆独特的词作风格。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