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南峰寺有支遁放鹤亭》
《游南峰寺有支遁放鹤亭》全文
明 / 高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每向人间望碧峰,石门今得问幽踪。

路缘风磴泠泠策,寺隔烟萝杳杳钟。

窗下鸟来多堕果,亭前鹤去只高松。

一龛愿借依香火,莫道诗人非戴颙。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óunánfēngyǒuzhīdùnfàngtíng
míng / gāo

měixiàngrénjiānwàngfēngshíménjīnwènyōuzōng

yuánfēngdènglínglíngyānluóyǎoyǎozhōng

chuāngxiàniǎoláiduōduòguǒtíngqiánzhīgāosōng

kānyuànjièxiānghuǒdàoshīrénfēidàiyóng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高启的《游南峰寺有支遁放鹤亭》描绘了诗人游历南峰寺时的所见所感。首句“每向人间望碧峰”表达了诗人对山中隐逸生活的向往,而“石门今得问幽踪”则透露出他终于有机会探寻这神秘之地的欣喜。

“路缘风磴泠泠策,寺隔烟萝杳杳钟”两句通过描绘山路的清凉与寺庙的宁静,展现了南峰寺环境的清幽和远离尘世的氛围。诗人行走于风声泠泠的石阶上,远处寺庙的钟声在烟雾缭绕中若隐若现,增添了禅意。

“窗下鸟来多堕果,亭前鹤去只高松”进一步描绘了南峰寺的自然景象,鸟儿在窗下觅食,偶尔掉落果实,而鹤已离去,只剩下亭前的高松见证着岁月的流转。这一画面富有生机,又带有一丝寂寥。

最后,“一龛愿借依香火,莫道诗人非戴颙”表达了诗人对佛学的虔诚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在南峰寺的一间静室里寄托心灵,暗示自己也有如古代隐士戴颙般的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南峰寺的景致,流露出诗人对超脱尘世、寻求内心宁静的渴望,具有浓厚的禅意和隐逸情怀。

作者介绍
高启

高启
朝代:明   字:季迪   号:槎轩   籍贯:江苏苏州   生辰:1336-1373

高启(1336-1374),汉族,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初唐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明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力辞不受。
猜你喜欢

渡莺湖至溪上即事·其二

络绎萧萧遍里门,支机嘉事自天孙。

七襄晓织怜花谱,百室春梭餍夕餐。

谁检吴绫俭岁月,犹飞楚縠照军屯。

掺掺女手还持作,佳丽江南第一论。

(0)

古意

茂陵消渴远山眉,那得闲情到绿丝。

一曲白头吟未了,回文字字起新诗。

(0)

兵乱后自嬄杂诗·其十九

春宅屯兵后,荒墟非故居。

陶门柳径短,阮舍竹阴疏。

风雨无由障,牛羊自入庐。

朝廷安反侧,何日降恩书。

(0)

怀古

买臣负薪行且歌,其妻羞缩悲蹉跎。

季子归佩六相印,骨肉歆羡缘金多。

人生穷达等幻灭,贫贱何忧贵何悦。

争如饥采首阳薇,不慕皋夔希稷契。

贪功徇名世莫嗤,拖金曳紫同儿嬉。

一朝祸至几发冢,却思衣布丹徒时。

丹徒风月依然好,尔自升沈委荒草。

草长木拱荒烟寒,此恨年年向谁道。

(0)

庐陵舟行

雨过归云山更昏,时闻鸡犬闹江村。

风攲船侧收帆幅,浪拍堤平没石痕。

忧患积年身益勌,功名他日志空存。

又看秋色飞红叶,故国归期未可论。

(0)

畜犬雪童黠甚胜人壬戌夏暴死作诗伤之·其一

他生与我有微因,来见防家最后身。

共住世间均是梦,未因心境不如人。

浮云屡见本无迹,乂路多岐莫问津。

此夜穷愁走南北,更谁随马踏埃尘。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管道升 义净 宋齐丘 刘将孙 廖融 尤棐 李林甫 陈澧 鲍桂星 灵澈 孙觉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司马相如 李显 包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