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登临费杖扶,平铺在眼尽夷途。
从教鹤发催人世,不信牛衣泣丈夫。
木榻可疑他夜雨,松灯还照旧时书。
乘田委吏都吾事,只把宣尼作范模。
何处登临费杖扶,平铺在眼尽夷途。
从教鹤发催人世,不信牛衣泣丈夫。
木榻可疑他夜雨,松灯还照旧时书。
乘田委吏都吾事,只把宣尼作范模。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朋友深夜交谈的情景,以及对古代圣贤孔子的崇敬之情。首句“何处登临费杖扶,平铺在眼尽夷途”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在平坦之路上漫步畅谈的轻松自在。接着,“从教鹤发催人世,不信牛衣泣丈夫”两句,通过对比白发与泪水,展现了岁月流转与人生沧桑的主题,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木榻可疑他夜雨,松灯还照旧时书”描绘了夜晚静谧的场景,木榻上可能曾经历风雨,而松灯照亮着往日的书籍,营造出一种怀旧与深思的情绪。最后,“乘田委吏都吾事,只把宣尼作范模”则表达了诗人以孔子为榜样,将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视为实现理想的重要途径,体现了对儒家思想的认同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历史人物孔子的崇敬与效仿,富有哲理性和人文关怀。
心源本无二,学理共归真。
四执迷丛药,六味增苦辛。
资缘良杂品,习性不同循。
至觉随物化,一道开异津。
大士流权济,训义乃星陈。
周孔尚忠孝,立行肇君亲。
老氏贵裁欲,存生由外身。
出言千里善,芬为穷世珍。
理空非即有,三明似未臻。
近识封歧路,分镳疑异尘。
安知悟云渐,究极本同伦。
我皇体斯会,妙鉴出机神。
眷言总归辔,回照引生民。
顾惟惭宿植,邂逅逢嘉辰。
愿陪入明解,岁暮有攸因。
昔听陇头吟。平居已流涕。今上关山望。
长安树如荠。千里非乡邑。四海皆兄弟。
军中大体自相褒。其间得意各分曹。
博陵轻侠皆无位。幽州重气本多豪。马衔苜蓿叶。
剑莹鸊鹈膏。初征心未习。复值雁飞入。
山头看月近。草上知风急。笛喝曲难成。
笳繁响还涩。武帝初承平。东伐复西征。
蓟门海作堑。榆塞冰为城。催令四校出。
倚望三边平。箭服朝来动。刀环临阵鸣。
将军一百战。都护五千兵。且决雄雌前利。
谁道功名身后事。丈夫意气本自然。
来时辞第已闻天。但令此身与命在。
不持烽火照甘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