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峰过笔架,谁欤凌鲍谢。
河屯到波罗,谁欤演檀那。
由来名象曾何关,梵言华语都须删。
太古以来此川野,数宇行宫葱茜间。
风清月白镇如是,那识客往与客还。
山峰过笔架,谁欤凌鲍谢。
河屯到波罗,谁欤演檀那。
由来名象曾何关,梵言华语都须删。
太古以来此川野,数宇行宫葱茜间。
风清月白镇如是,那识客往与客还。
这首诗描绘了波罗河屯行宫周围的自然景观,以及其宁静祥和的氛围。诗人以山峰、笔架、河屯、波罗等自然元素为背景,通过“过”、“谁欤”等词语,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超越时空的意境。诗中提到“梵言华语都须删”,意味着在这样的自然美景面前,语言文字似乎显得多余,只有通过直观的感受才能真正领略其美。最后,“风清月白镇如是,那识客往与客还”表达了对这种永恒不变、超脱世俗的美好景象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龙眠不似虎头痴,笔妙天机可并时。
苏仙漱墨作苍石,应解种花开此诗。
花光渐寒食,木燧催国火。
沽酒鸟劝人,怀贤吾忘我。
事往堕甑休,心知求田可。
可人不在眼,樽俎思促坐。
有生常倥偬,无暇天所课。
不解闻健饮,俄成一蓬颗。
泥钧埏万物,寒暑勤五佐。
岂其怀爱憎,私仗我穷饿。
醉招魂不来,浪下巫阳些。
梦成少年嬉,走马章台左。
中叔风流映江左,当年桃李自光辉。
看成佛屋上云雨,不忍学宫茺蕨薇。
人物深藏青白眼,官联曾近赭黄衣。
蛛丝柱後惠文暗,惟悴今乘别驾归。
山阿有人著薜荔,庭下缚虎眠莓苔。
手磨心语知许事,曾见汉唐池馆来。
君诵黄庭内外篇,本欲洗心不求仙。
夜眎片月堕我前,黑气剥尽朝日鲜。
一暑一寒久自坚,体中风行上通天,亭亭孤立孰旁缘。
至哉道师昔云然,既已得之戒不传。
知我此心未亏骞,指我婴儿藏谷渊。
言未绝口行已旋,我记其言夜不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