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续感兴二十五首·其三》
《续感兴二十五首·其三》全文
宋 / 方一夔   形式: 古风  押[豪]韵

大块无私运,万象同一陶。

及其成器时,罅漏杂坚牢。

所以一世人,长短纷马毛。

穷或仁与善,达或虐与饕。

共疑造物缪,名利相煎熬。

人生有常理,赋命安可逃。

为善不必疑,祸福任所遭。

孰云漆园达,夷蹠均天韬。

见夷不见畴,泰山等秋毫。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方一夔创作的《续感兴二十五首》中的第三首。诗中以自然界的规律类比人生的道理,探讨了世事无常、善恶报应的主题。

首句“大块无私运,万象同一陶”描绘了大自然运行的公正无私,所有事物都在同一法则下成长变化。接着,“及其成器时,罅漏杂坚牢”指出在事物成熟之时,既有瑕疵也有坚固的部分,暗喻人生中既有顺境也有逆境。

“所以一世人,长短纷马毛”进一步阐述了人生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人们都面临着不同的挑战和选择。接下来的“穷或仁与善,达或虐与饕”对比了贫富两种状态下的道德行为,揭示了人性的多样性。

“共疑造物缪,名利相煎熬”表达了对命运不公的疑惑以及对名利的困扰,反映出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随后,“人生有常理,赋命安可逃”强调了人生的规律性和不可逃避的命运,提醒人们顺应自然和社会的法则。

“为善不必疑,祸福任所遭”鼓励人们行善积德,认为善行终将得到好的回报,而祸福则是命运的安排。最后,“孰云漆园达,夷蹠均天韬。见夷不见畴,泰山等秋毫”引用庄子和墨子的典故,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入思考,指出在面对人生的各种境遇时,应当保持豁达和平静的心态,认识到万物平等,不应过分执着于个人得失。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比喻,探讨了人生哲学、道德伦理和社会现象,展现了诗人深刻的洞察力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方一夔
朝代:宋

宋元之际严州淳安人,一名夔,字时佐,自号知非子。方逢辰孙。以荐领教郡庠,未几退,隐富山,授徒讲学,学者称为富山先生。有《富山遗稿》。
猜你喜欢

九日·醺醺终日醉酕醄

醺醺终日醉酕醄,一阵西风解浊醪。
归归辞吟未足,倚门还仰二山高。

(0)

孝宗皇帝挽词

上历轩皇凤,初潜建邸龙。
系隆元艺祖,付托大高宗。
幸学重鸣跸,明禋九奠琮。
未酬恢复志,遗恨隘疆封。

(0)

观八陈图有感

江从岷来触瞿唐,夏潦溃裂怒势张。
霜浓水落洲渚露,累累江石堆作行。
半斜半直半疏密,方营周匝门东出。
相傅呵获有鬼神,惊波不能移寸尺。
想见当年诸葛公,纶巾羽扇挥秋风。
令严部伍寂如水,出没变化机无穷。
乾坤不足当经理,写留古法艮岑趾。
上滩下峡一千年,多少英雄测玄旨。
小儿元子强多知,常化蛇势吾能窥。
灞上枋头真绝倒,空使虬髯论握奇。
斲输不可傅其子,此公天机缄骨髓。
奈何螟蝗生蝮蝎,炎刘已灰吹不起。
天教三马食一槽,老马啼啮暂咆哮。
渭阳巾帼势将蹶,大星夜陨西军号。
呜呼兴废尽天意,中原□□□□□。
□□骨肉止相残,欲拯涂炭嗟谁使。
大官酣燕刍拳馀,小官跼蹐尘埃里。
举目厌厌九泉人,谁访草庐谈世事。
向来韬备机莫投,而今投机欠良筹。
君不见峡山深茅舍底,有人抱膝高声讴。

(0)

题义门胡氏华林书院三首

部符南粤转轺车,三宝新题表义闾。
药石好携灵连句,素筠留得蔡邕书。
平原架上衣无主,过客堂中食无鱼。
见说下帷多俊士,共瞻司马慕相如。

(0)

过净名院触目都似曾到问讯乃非也戏题绝句

人门彷佛记曾来,问讯山僧始此回。
却觅旧游无是处,只应形似遣人猜。
世间形似巧迷人,总是安排底处真。
纵复非真犹足喜,得来聊寄梦中身。

(0)

景伯录示太守湖上唱酬舍弟既赋二章辄亦次韵

鸥鹭惊飞去又回,藕花初为使君开。
千山急雨催诗笔,四面清波映酒罍。
暂倚高旌留胜赏,有怀别乘约重来。
银钩洒落传新句,二妙端知共一台。

(0)
诗词分类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诗人
李从周 张翰 李世熊 费密 刘苍 陈少白 董笃行 李吉甫 金地藏 文秀 魏良臣 柳开 李充 章良能 李亨 陈璚 曹振镛 刘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