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放生池纳凉晚归》
《放生池纳凉晚归》全文
宋 / 姚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湖面轻烟起,前山渐不分。

钟声连寺答,人语隔船闻。

吟客衣生月,归僧笠带云。

及城门未掩,灯火已纷纷。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fàngshēngchíliángwǎnguī
sòng / yáomiǎn

miànqīngyānqiánshānjiànfēn

zhōngshēngliánrénchuánwén

yínshēngyuèguīsēngdàiyún

chéngménwèiyǎndēnghuǒfēnfēn

翻译
湖面上轻烟袅袅升起,远处的山峦渐渐模糊难辨。
寺庙的钟声悠扬回应,隔着船只也能听见人们的交谈声。
游子的衣裳仿佛被月光染白,归来的僧人斗笠上带着云雾缭绕。
直到城门尚未关闭,街头巷尾已是灯火通明。
注释
湖面:湖水表面。
轻烟:淡淡的雾气。
起:升起。
前山:前方的山峦。
渐:逐渐。
不分:难以分辨。
钟声:寺庙的钟鸣声。
连寺答:与寺庙的钟声相应和。
人语:人们的说话声。
隔船闻:隔着船只听到。
吟客:游子,诗人。
衣生月:衣裳被月光映照得如生辉。
归僧:归来的僧人。
笠带云:斗笠上似乎带着云雾。
及:到,等到。
城门:城门。
未掩:尚未关闭。
灯火:灯火。
已纷纷:已经到处都是。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夜晚在湖边放生池畔的宁静与闲适景象。"湖面轻烟起",以轻烟烘托出湖上的朦胧夜色,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前山渐不分",暗示天色已晚,远处的山峦在暮色中模糊难辨,增添了神秘感。

"钟声连寺答",通过寺庙的钟声与湖面的回荡,展现出宁静中的和谐,仿佛是人与自然的共鸣。"人语隔船闻",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寂静,只有偶尔传来的舟上人声,显得格外清晰。

"吟客衣生月",诗人自己或他人的吟咏声仿佛被月光染白,形象地写出夜晚诗情画意的意境。"归僧笠带云",僧侣归去的身影与飘渺的云雾相映,更显出禅意和超脱。

最后两句"及城门未掩,灯火已纷纷",点明诗人准备回家,而城门尚未关闭,家家户户的灯火已星星点点,呈现出一幅温馨的归家画面,结束了一天的游赏,也暗示着生活的烟火气。

整体来看,姚勉的《放生池纳凉晚归》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傍晚湖边的景色,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深热爱与感悟。

作者介绍
姚勉

姚勉
朝代:宋   字:述之   号:蜚卿   籍贯:古天德乡(今江西宜丰县新庄镇)灵源村   生辰:1216~1262

姚勉(1216~1262),乳名二郎,学名冲,因避讳改名勉,字述之、成一,号蜚卿、飞卿,古天德乡(今江西宜丰县新庄镇)灵源村人。宋嘉定9年(1216)生,初生时,曾被弃之山野雪地,故其成年后自号“雪坡”以志不忘。
猜你喜欢

洪流

洪流沉近郭,无梦问玄夷。

阶下看蜗篆,依稀似禹碑。

(0)

梅花十二咏·其五寺中

香色澹若空,可当菩提树。

梵呗度祥风,天花散如雨。

(0)

余北征行囊萧然读老杜万里须十金妻孥未相保之句限韵成十绝聊以破愁耳·其六

何人望大堤?独宿倚楼啼。

应同举案妇,不是下机妻。

(0)

寄题李烟客水西别业步元韵五首·其三

果熟野麋衔献,花落游丝带飞。

但觉园林寂静,不知人世轻肥。

(0)

寿尹冲玄社长八十又一二首·其一

啸傲松旁啜菊英,羡君疏懒得长生。

双门调奏钧天静,八睡诗成蝶梦清。

木榻枕流通桂海,云航驱浪泛蓬瀛。

閒来却笑磻溪叟,垂老持竿尚钓名。

(0)

送朱未央出游

眼空湖海动征轩,驿路莺花春正繁。

倒屣有人迎国士,曳裾何必向侯门。

登临五岳凭孤剑,词赋三都溢万言。

谁念卧游疏懒者?时从芳草忆王孙。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周昂 钱惟演 何逊 王绩 高似孙 吕渭老 崔涂 郑经 阮元 谭献 谢宗可 萧绎 王鹏运 陈子龙 屠隆 吴师道 余靖 赵孟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