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大唐西域记十三首·其七》
《读大唐西域记十三首·其七》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古风

尼连林外池,香象侍母处。

采藕汲清泉,于世复何与。

林外有人声,徬徨悲失路。

象导人以归,人指象往捕。

岂待两臂落,方知鬼神怒。

幽厄本自甘,盲母谁为哺。

仁王自有心,上帝日临汝。

名利终当尽,此心安可负。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佛教故事中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与象之间的互动,以及对生命、命运和信仰的深刻思考。

首句“尼连林外池,香象侍母处。”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尼连林外的池塘边,一头大象在侍奉着它的母亲。这里运用了佛教中大象尊贵的形象,象征着智慧与力量的结合,同时也暗示了佛教中对孝道的重视。

接着,“采藕汲清泉,于世复何与。”描述了大象在池塘中采藕汲水的情景,似乎是在为母亲准备食物。这一细节体现了大象对母亲的关爱,也隐含了佛教中“慈悲为怀”的理念。

“林外有人声,徬徨悲失路。”突然,林外传来人的声音,彷徨而悲伤,似乎迷失了方向。这与前文的和谐画面形成对比,引出了一种不安与迷茫的情绪。

“象导人以归,人指象往捕。”大象似乎理解了人的困境,引导他们回到正确的道路。然而,人却误解了大象的好意,想要捕捉它。这一转折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可能存在的误解与冲突。

“岂待两臂落,方知鬼神怒。”这句话表达了对人类盲目行为的警告,暗示了如果继续下去,将会有更严重的后果。这里的“鬼神”可以理解为自然法则或超自然的力量,提醒人们尊重自然,避免破坏和谐。

“幽厄本自甘,盲母谁为哺。”这句话进一步探讨了生命的本质与苦难的意义。即使在困难与痛苦中,生命本身也有其价值与意义。同时,也提出了一个关于照顾与被照顾的问题,强调了相互之间的责任与关怀。

“仁王自有心,上帝日临汝。”这里引用了宗教性的语言,表达了对仁慈与公正的信仰。无论面对何种境遇,都有更高的力量在关注与保护着我们。

“名利终当尽,此心安可负。”最后,诗人提醒人们,追求名利最终会消逝,重要的是保持内心的纯净与善良。这句话是对人生终极价值的思考,鼓励人们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而非物质的积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故事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人与自然、生命的意义、道德责任以及信仰的重要性,展现了丰富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次韵王适东轩即事三首·其三

北园春草径微微,未用频教剪棘茨。

蜂阵纷纷初养蜜,莺巢浅浅欲生儿。

客情流水兼山远,归梦游丝向日迟。

懒病相将浑欲惯,赖君索我强裁诗。

(0)

寒食游南湖三首·其二

绕郭春水满,被堤新柳黄。

官池无禁约,野艇得飞扬。

浪泛歌声远,花浮酒气香。

晚风归棹急,细雨湿红妆。

(0)

李简夫挽词二首·其二

归隐淮阳市,遨游十六年。

养生能淡泊,爱客故留连。

倾盖知心晚,论诗卧病前。

葆光尘满榻,无复听谈禅。

(0)

诗三首·其三

故人隔阔在东州,烟波渺漫使人愁。

朝朝眼望头陀寺,夜夜魂飞黄鹤楼。

(0)

和杨公济钱塘西湖百题·其六十四香桂林

根托山中地,香分月里秋。

游人莫攀折,风散一岩幽。

(0)

和杨公济钱塘西湖百题·其六十一香林洞

幽香来近远,此洞接蟾宫。

欲借飞翰去,聊乘桂子风。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魏初 李舜臣 王安中 曹贞吉 郑文焯 张先 高翥 苏舜钦 谢朓 李端 黄道周 葛立方 康海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陈基 陈文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