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不羡三学士,衰退甘为一腐儒。
嗜古心痴迷黑鬼,养生胎息学玄夫。
兴阑日下新吟少,静胜年来杂梦无。
醉后枕书时鼾睡,长孙唤醒小孙扶。
风流不羡三学士,衰退甘为一腐儒。
嗜古心痴迷黑鬼,养生胎息学玄夫。
兴阑日下新吟少,静胜年来杂梦无。
醉后枕书时鼾睡,长孙唤醒小孙扶。
这首诗《遣兴》是宋代诗人林希逸所作,通过诗中表达的情感与意象,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学问、古籍、养生以及生活的独特见解和态度。
首联“风流不羡三学士,衰退甘为一腐儒”,诗人以自嘲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学问的态度。他并不羡慕那些所谓的“三学士”(即古代学识渊博、才华横溢的学者),而是甘愿像“腐儒”一样沉醉于古籍之中,追求学问的精深。这种态度体现了诗人对学问的热爱和执着。
颔联“嗜古心痴迷黑鬼,养生胎息学玄夫”,进一步阐述了诗人的生活哲学。他痴迷于古籍,仿佛对古人的智慧有着无限的渴望;同时,他还学习养生之道,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和谐。这里的“黑鬼”可能是指古人或古籍中的知识,而“玄夫”则可能指修炼内功、追求精神境界的人。这一联展现了诗人既注重知识的积累,又重视精神的修养。
颈联“兴阑日下新吟少,静胜年来杂梦无”,表达了诗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创作热情有所减退,但内心却更加宁静。他不再频繁地创作新诗,而是享受着内心的平静,不再被纷繁复杂的梦境所困扰。这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以及在岁月沉淀后的淡然与从容。
尾联“醉后枕书时鼾睡,长孙唤醒小孙扶”,描绘了诗人晚年的生活情景。在醉酒之后,他枕着书籍安然入睡,甚至打起了鼾声。这样的场景既幽默又温馨,展现了诗人与家人之间的亲密关系,以及晚年生活的自在与满足。
整体来看,《遣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细节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学问、生活、自然的独到见解,以及在岁月流转中的平和与智慧。
不应杨秘监,无暇问南湖。
桂树又花发,莲池和叶枯。
雨声秋最好,尊酒客非无。
寄去撩诗眼,深惭句法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