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与林泉有夙期,兴来云月总心知。
菊花黄后客携酒,蕉叶绿时僧寄诗。
醉卧不妨风满袖,苦吟未觉雪侵髭。
石田茅屋如相借,来傍寒梅采玉芝。
似与林泉有夙期,兴来云月总心知。
菊花黄后客携酒,蕉叶绿时僧寄诗。
醉卧不妨风满袖,苦吟未觉雪侵髭。
石田茅屋如相借,来傍寒梅采玉芝。
这首明代诗人林弼的《问胡梅雪病并想山居之乐(其二)》描绘了诗人与自然山水的深厚缘分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首句“似与林泉有夙期”,表达了诗人仿佛与山林溪泉早有约定,暗示他对山居生活的热爱和期待。次句“兴来云月总心知”,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内心的悠然自得,云月的意象也增添了清幽的氛围。
“菊花黄后客携酒”和“蕉叶绿时僧寄诗”两句,通过具体的季节景象,展现了山居生活的闲适与诗意,朋友来访和僧人寄诗都为诗人带来了心灵的慰藉。接着,“醉卧不妨风满袖,苦吟未觉雪侵髭”描绘了诗人沉醉于诗酒之中,忘却世俗烦恼,即使风雪侵袭也不以为意,表现了他的豁达与专注。
最后两句“石田茅屋如相借,来傍寒梅采玉芝”,诗人想象自己在石田茅屋中与寒梅为伴,采摘象征高洁品质的玉芝,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热烈追求和对清高人格的坚守。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友情和隐逸生活的深深热爱,以及对精神自由的向往。
朝霞飞散,正微借清霜,林外烘染。
摇落年华,宋玉又伤幽怨。
小楼悄悄阑干倚,最浮云、不堪情恋。
玉书难寄,楚天空阔,梦迷人远。叹双鬓、年来较短。
算病旅中秋,不禁登玩。只见青山,谁见古时人面。
乡心渺渺随流水,更不待、商歌魂断。
新愁顿起,半窗暝雨,一声归雁。
河南百州县,七郡所分治。
前岁农事缺,旱涝始复继。
衣食既无资,民生曷繇遂。
顾予位民上,日夕怀忧愧。
尔有敦厚资,其性勤抚字。
徙者必辑绥,饥者必赈济。
咨询必周历,毋惮躬劳棨。
虚文徒琐碎,所至皆实惠。
勉旃罄乃诚,庶用副予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