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香亭路到无因,怅望东风欲度春。
秾艳重逢木芍药,丽词应泣谪仙人。
妆台醉浥葡萄露,锦袜香留瑞脑尘。
不用凭栏伤往事,玉环元只是前身。
沉香亭路到无因,怅望东风欲度春。
秾艳重逢木芍药,丽词应泣谪仙人。
妆台醉浥葡萄露,锦袜香留瑞脑尘。
不用凭栏伤往事,玉环元只是前身。
这首明代张羽的《咏牡丹用唐人韵(其一)》描绘了一幅沉香亭畔春色与牡丹花的动人画面。诗人以唐代诗人的韵脚,表达了对牡丹的深情赞美和对往昔繁华的感慨。
"沉香亭路到无因,怅望东风欲度春",开篇便营造出一种幽深而遗憾的氛围,暗示了牡丹盛开之地沉香亭已不可及,只能在春风中遥望,流露出淡淡的失落感。
"秾艳重逢木芍药,丽词应泣谪仙人",将牡丹的艳丽比作木芍药,又借用了李白(被尊为“谪仙人”)的典故,暗示牡丹之美足以引发诗人的诗兴,甚至让词人都为之动容。
"妆台醉浥葡萄露,锦袜香留瑞脑尘",进一步描绘牡丹如美人般娇艳,其花瓣上凝聚着清晨的露珠,香气中还残留着珍贵的瑞脑香尘,形象生动地展现了牡丹的华贵气质。
最后,"不用凭栏伤往事,玉环元只是前身",诗人劝慰自己不必过于伤怀过去,因为眼前的牡丹仿佛是杨贵妃(玉环)的化身,牡丹的美艳与历史人物的传说相映生辉,暗示了牡丹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牡丹的细腻描绘和历史联想,寓言了人生的变迁与永恒之美,体现了明代文人对牡丹的独特情感和审美追求。
五年望张子,兀坐四壁空。
今晨千里来,如热濯清风。
笑谈不改旧,怜我衰病攻。
斯人旧豪气,颇似陈元龙。
只今更省事,终岁两颊红。
何知珊瑚树,却倚尘埃中。
晁侯夙所敬,见渠如见公。
网罗枝出脚,远逐冥冥鸿。
同会得玉郎,敲门夜相从。
殷勤一杯酒,目送西归鸿。
人生少如意,此乐难再逢。
君家老季鹰,高韵留吴淞。
风流远孙在,一棹何时东。
不嫌道里远,为我略从容。
出门厌交情,袖手看世故。
纷纷驹过隙,忽忽豹隐雾。
生平喜退缩,未到心已悟。
尚馀好事人,相就讨新句。
虽非琢肝肾,终自费调护。
君看雪霜根,岂受桃李妒。
胥疏老支离,肮脏旧宾傅。
何由两行缠,远泛一大瓠。
从君乞妙语,一洗诗酒污。
客愁如长河,浩荡去不息。
未来已相关,千里在咫尺。
抱疾寄他乡,终年守岑寂。
中虚耗神志,内热损筋力。
长虞二竖撄,复有寒馁迫。
怪渠甑上烟,愧尔囊中帛。
平生所读书,已如不相识。
坐贻乡党笑,敢辞尘埃没。
旧游今几时,转眄忽陈迹。
死者不复见,墓草春已碧。
生者天一涯,未免陈蔡厄。
儿曹乳臭在,瞑目分黑白。
虽无未见书,颇多雌黄笔。
出言辄周孔,而不辨菽麦。
啾啾要酬和,内顾颇牵率。
坐令怀抱恶,更觉天宇窄。
忽忽十年事,俯仰同戏剧。
从来肺腑亲,翻手胡与越。
独馀二三子,肝胆犹铁石。
尚怪东郭贫,亦讶怀祖黠。
西轩来何时,箪瓢共饥渴。
念君不能已,一饭再三噎。
谁能明予心,皎皎霜夜月。
《客居书怀奉寄介然若谷才仲兼简信民》【宋·吕本中】客愁如长河,浩荡去不息。未来已相关,千里在咫尺。抱疾寄他乡,终年守岑寂。中虚耗神志,内热损筋力。长虞二竖撄,复有寒馁迫。怪渠甑上烟,愧尔囊中帛。平生所读书,已如不相识。坐贻乡党笑,敢辞尘埃没。旧游今几时,转眄忽陈迹。死者不复见,墓草春已碧。生者天一涯,未免陈蔡厄。儿曹乳臭在,瞑目分黑白。虽无未见书,颇多雌黄笔。出言辄周孔,而不辨菽麦。啾啾要酬和,内顾颇牵率。坐令怀抱恶,更觉天宇窄。忽忽十年事,俯仰同戏剧。从来肺腑亲,翻手胡与越。独馀二三子,肝胆犹铁石。尚怪东郭贫,亦讶怀祖黠。西轩来何时,箪瓢共饥渴。念君不能已,一饭再三噎。谁能明予心,皎皎霜夜月。
https://shici.929r.com/shici/7A43BBVeI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