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评石径》
《题评石径》全文
清 / 梁国治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云关秘西轩,浏浏岩壑声。

林篁碧天端,风佩摇秋清。

俯仰瞻嵯峨,石气互阴晴。

窈窕一何深,得无怡我情?

幽人想元迹,流览众妙呈。

一径入云去,高下谁当名?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远的山林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心灵之静。诗人以“云关秘西轩”开篇,巧妙地将读者引入一个神秘而幽深的空间,仿佛置身于云雾缭绕的山间小屋之中,感受到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

接下来,“浏浏岩壑声”一句,生动地描绘了山谷中流水潺潺的声音,如同大自然的乐章,为这幅画面增添了几分生动与活力。随后,“林篁碧天端,风佩摇秋清”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幽与和谐,竹林在蓝天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碧绿,微风吹过,仿佛佩戴着风铃的轻盈,带来秋天的清新气息。

“俯仰瞻嵯峨,石气互阴晴”两句,诗人通过自己的动作,展现了对周围环境的细致观察,无论是山峰的巍峨还是石头表面的阴晴变化,都充满了自然界的奥秘与魅力。接着,“窈窕一何深,得无怡我情?”表达了诗人对这深邃幽静之地的喜爱之情,仿佛找到了心灵的归宿。

最后,“幽人想元迹,流览众妙呈”暗示了这里曾有人迹,但如今已成遗迹,只有诗人独自流连,欣赏着这里的种种奇妙之处。而“一径入云去,高下谁当名?”则以问句收尾,既是对未知路径的探索,也是对自然之美的无限遐想,留给读者无尽的想象空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林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思的佳作。

作者介绍

梁国治
朝代:清

(1723—1786)清浙江会稽人,字阶平,号瑶峰,一号丰山。乾隆十三年进士第一,授修撰,官至东阁大学士,兼户部尚书。性好学爱才,治事敬慎缜密。卒谥文定。有《敬思堂文集》。
猜你喜欢

柳浪馆杂咏·其一

柳匝层层水,花纷曲曲堤。

古藤随意拙,熟鸟任情啼。

寄客诗题岳,招僧语隔溪。

菱蒲分外长,渐与竹栏齐。

(0)

下邳舟中和子公

飞雨贱窗湿,衣寒拥敝裈。

所忧唯腊近,最苦是荼浑。

只有飞沙市,更无啼鸟村。

两渔相对语,舟系古槐根。

(0)

潞河舟中和小修别诗·其十

禅味争如醉,无何即是乡。

休心为曲蘖,省事作资粮。

慢世稍同朔,绝交亦似康。东?犹滞酒,余乃醒而狂。

(0)

惠安伯圜亭同顾升伯李长卿汤嘉宾看牡丹·其二

通国皆狂死,谁家解满栏。

径须一石醉,消得几生看。

小榭迎初月,层岚作晚寒。

携归才数朵,掩尽百罗纨。

(0)

社中

宿昔城南约,苍茫十载情。

交游悲喜尽,文字揣摩成。

古屋繁阴入,空阶冻鸟行。

终年雅搦管,辛苦是书生。

(0)

病起偶题·其三

强欲亲暾日,无那怯晓风。

缠绵悲二竖,坐起仗双童。

世路他如梦,浮名我失弓。

一番三径里,秋菊又成空。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李从周 张翰 李世熊 费密 刘苍 陈少白 董笃行 李吉甫 金地藏 文秀 魏良臣 柳开 李充 章良能 李亨 陈璚 曹振镛 刘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