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黄幼安适过予所居题诗草圣甚妙》
《黄幼安适过予所居题诗草圣甚妙》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怀袖功名手未探,乱头睡美厌朝参。

笔端五色藻万象,胸次大千供剧谈。

山寺寻僧宿风雨,水轩见月出东南。

题诗满壁龙蛇动,盛事他年说草庵。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名为黄幼安的访客在作者居所的所见所感。首句“怀袖功名手未探”暗示黄幼安虽怀揣功名之心,但并未急于追求,显示出一种淡泊名利的态度。接着“乱头睡美厌朝参”一句,以形象的语言描绘了黄幼安的慵懒与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展现出其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笔端五色藻万象,胸次大千供剧谈”两句,赞美了黄幼安的才华横溢,无论是文字还是思想都丰富而深邃,仿佛能包罗万象,畅谈无阻。这种对知识和智慧的追求,体现了黄幼安的内在魅力。

“山寺寻僧宿风雨,水轩见月出东南”描绘了黄幼安在自然环境中的活动,无论是山中寺庙的静谧,还是水边轩台的月色,都展现了他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内心的宁静。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旅行,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最后,“题诗满壁龙蛇动,盛事他年说草庵”表达了黄幼安在作者居所留下的艺术痕迹,以及这些作品在未来可能产生的影响。满壁的题诗如同活灵活现的龙蛇,不仅展示了黄幼安的艺术成就,也预示着他的名声将流传久远,如同草庵中的故事一般,被后人传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黄幼安独特的个性、丰富的内心世界以及他在艺术和自然面前的深刻体验,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这位访客的赞赏之情。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寿萧一峰六十·其八

老眼看山眼更明,从君指点识山名。

向平心事初酬毕,知有年来物外情。

(0)

临安

临安城郭枕江隈,碧浪青山满眼来。

夹岸笙歌缘水画,倚空楼阁拂云开。

西泠暮雨烟花冷,南渡春风石马哀。

儿女英雄总消歇,好传乌榜共余杯。

(0)

梁溪欸乃歌七首·其三

望公坞上碧云堆,松吼苍崖石壁开。

不向珠帘看飞瀑,笑人空到此山来。

(0)

上巳前一日偕同人游惠山舟次口占

绿波划破木兰舟,饯别东风作冶游。

山好似诗工写意,春浓如酒不浇愁。

良辰已届重三节,诸子兼居第一流。

落拓青年成结习,醉乡花苑总句留。

(0)

慈云寺观荷并游惠山纳凉八首·其八

一眉新月烂于银,帘压无风不动尘。

高处太寒人世热,不知何处著吟身。

(0)

忆母

纺绩终无已,操家只此心。

衣装多布素,钗饰少黄金。

身老持闺训,工余诵女箴。

恩施尤逮下,婢仆感逾深。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史浩 姚鼐 罗洪先 贺铸 周必大 李商隐 苏颂 元稹 耶律楚材 黄裳 韩雍 王迈 齐己 宋庠 张雨 陈普 胡宿 李之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