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楠起河朔,本自千金子。
荡涤诸生间,销骨于积毁。
世无临邛令,焉得心尚尔。
深文类缪恭,罪罟中狙喜。
乃系黎阳狱,十年攻一技。
既出浮丘赋,始知有株累。
三叹不同时,帝曰付诸理。
寥寥相如后,谁能识察此。
卢楠起河朔,本自千金子。
荡涤诸生间,销骨于积毁。
世无临邛令,焉得心尚尔。
深文类缪恭,罪罟中狙喜。
乃系黎阳狱,十年攻一技。
既出浮丘赋,始知有株累。
三叹不同时,帝曰付诸理。
寥寥相如后,谁能识察此。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名为《二子诗(其一)卢次楩》。诗中描绘了卢楠在河朔地区崛起,出身于富贵之家,以其才智荡涤诸生之间,最终因罪被囚禁于黎阳狱中长达十年。出狱后,他创作了《浮丘赋》,始觉自己被冤枉。诗中表达了对卢楠才华与命运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公与复杂的人际关系。诗的结尾部分“寥寥相如后,谁能识察此”则表达了对卢楠才能和遭遇的惋惜之情,以及对后世能否公正评价其人其事的疑问。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意深远,体现了李攀龙作为明代著名文学家的深厚功底和敏锐洞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