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香消午睡,开画逢秋山。
皇都马声中,有此四士闲。
离离南国树,闪闪湘水湾。
悠悠孤鸟去,澹澹晨辉还。
屐上十年蜡,未散腰脚顽。
不如一诣君,坐此岩石间。
远峰如修眉,近峰如堕鬟。
书生饱作祟,眼乱纷斓斑。
一笑遗世人,聊破千载颜。
诗成即画记,可益不可删。
焚香消午睡,开画逢秋山。
皇都马声中,有此四士闲。
离离南国树,闪闪湘水湾。
悠悠孤鸟去,澹澹晨辉还。
屐上十年蜡,未散腰脚顽。
不如一诣君,坐此岩石间。
远峰如修眉,近峰如堕鬟。
书生饱作祟,眼乱纷斓斑。
一笑遗世人,聊破千载颜。
诗成即画记,可益不可删。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作品《与伯顺饭于文纬大光出宋汉杰画秋山》。诗中,诗人午睡醒来,点燃香炉,欣赏到了一幅秋山图。他身处皇都的喧嚣之中,却在马蹄声中感受到了四士的闲逸。画面中的南国树木和湘水湾,增添了画面的生动与宁静,一只孤独的鸟儿飞过,晨光洒落,显得悠然自得。
诗人感叹自己十年来忙于世事,如同鞋底的蜡已磨损,但仍不如与友人一同欣赏这幅画,享受岩石间的静谧。远处的山峰如女子的细长眉毛,近处的山峰则像低垂的发髻,形象生动。诗人被画中美景所吸引,感叹书生的忙碌生活,希望能借此画带来的片刻宁静,打破尘世的烦恼。
最后,诗人决定将观画的感受化为诗篇,认为这样的记录不仅有益,而且不可或缺。整首诗通过描绘画面和诗人的心境,展现了对艺术和生活的独特感悟,以及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