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与伯顺饭于文纬大光出宋汉杰画秋山》
《与伯顺饭于文纬大光出宋汉杰画秋山》全文
宋 / 陈与义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焚香消午睡,开画逢秋山。

皇都马声中,有此四士闲。

离离南国树,闪闪湘水湾。

悠悠孤鸟去,澹澹晨辉还。

屐上十年蜡,未散腰脚顽。

不如一诣君,坐此岩石间。

远峰如修眉,近峰如堕鬟。

书生饱作祟,眼乱纷斓斑。

一笑遗世人,聊破千载颜。

诗成即画记,可益不可删。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bǎishùnfànwénwěiguāngchūsònghànjiéhuàqiūshān
sòng / chén

fénxiāngxiāoshuìkāihuàféngqiūshān

huángdōushēngzhōngyǒushìxián

nánguóshùshǎnshǎnxiāngshuǐwān

yōuyōuniǎodàndànchénhuīhái

shìshíniánwèisànyāojiǎowán

jūnzuòyánshíjiān

yuǎnfēngxiūméijìnfēngduòhuán

shūshēngbǎozuòsuìyǎnluànfēnlánbān

xiàoshìrénliáoqiānzǎi

shīchénghuàshān

翻译
焚烧香料消除午后的困倦,打开画卷遇见秋意盎然的山峦。
在繁华京都的马蹄声中,四位雅士悠然自得。
南方树木稀疏,湘江水面闪烁着波光。
孤独的飞鸟渐渐远去,清晨的微光照亮了湖面。
十年的足迹踏过,蜡烛的痕迹仍未磨灭我的坚韧。
不如前往拜访你,共坐在这岩石间欣赏美景。
远处的山峰如女子弯弯的眉毛,近处的像低垂的发髻。
读书人满腹经纶,目光被斑斓的画卷扰乱。
一笑让世人忘却烦恼,暂且打破千年沉寂的面容。
诗作完成后就以画记录,既增添又不可删除的珍藏。
注释
焚香:焚烧香料。
午睡:午后休息。
皇都:京都。
马声:马蹄声。
四士闲:四位闲适的文人。
南国树:南方的树木。
湘水湾:湘江的湾口。
屐上:足迹。
腰脚顽:坚韧不屈。
诣君:拜访您。
岩石间:岩石旁。
修眉:弯弯的眉毛。
堕鬟:低垂的发髻。
书生:读书人。
纷斓斑:斑斓的色彩。
一笑:微笑。
聊破:暂且打破。
画记:以画记录。
可益不可删:值得保存。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作品《与伯顺饭于文纬大光出宋汉杰画秋山》。诗中,诗人午睡醒来,点燃香炉,欣赏到了一幅秋山图。他身处皇都的喧嚣之中,却在马蹄声中感受到了四士的闲逸。画面中的南国树木和湘水湾,增添了画面的生动与宁静,一只孤独的鸟儿飞过,晨光洒落,显得悠然自得。

诗人感叹自己十年来忙于世事,如同鞋底的蜡已磨损,但仍不如与友人一同欣赏这幅画,享受岩石间的静谧。远处的山峰如女子的细长眉毛,近处的山峰则像低垂的发髻,形象生动。诗人被画中美景所吸引,感叹书生的忙碌生活,希望能借此画带来的片刻宁静,打破尘世的烦恼。

最后,诗人决定将观画的感受化为诗篇,认为这样的记录不仅有益,而且不可或缺。整首诗通过描绘画面和诗人的心境,展现了对艺术和生活的独特感悟,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作者介绍
陈与义

陈与义
朝代:宋   字:去非   号:简斋   生辰:1090-1138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今陕西西安),自曾祖陈希亮从眉州迁居洛阳,故为洛(今河南洛阳)人。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猜你喜欢

暮春

数声鶗鴂过,门巷罢秋千。

怕看荼蘼架,春光又一年。

(0)

梅花·其三

谓梅如宰相,调羹待异日。

谓梅如高人,迥与枯槁别。

谓梅如美女,不炫倾城色。

谓梅如神仙,空羡罗浮蝶。

鉴怀天地初,相像太始雪。

此意明月知,可悟不可说。

(0)

题十美图·其六

自从辞辇掩长门,旧事凄凉不可论。

团扇曾牵怀袖影,几回相对忆君恩。

(0)

寒冰虽皎洁,那及人心血。

春风有解时,寸心终不裂。

(0)

暮春

鸠妇催晴三月天,东风无力雨廉纤。

翻书啜茗消长日,满院飞花不卷帘。

(0)

梯仙阁閒眺

风团花气沿溪暖,暗雨明霞红不断。

燕掠汀洲人语稀,画桥烟薄芦芽短。

日景曈昽殿阁攒,箫声缥缈水云宽。

游船散去鸟飞绝,向晚山光扑鬓寒。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蔡新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蔡寅斗 范文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