黍作城南酒主人,盘餐虽少意慇勤。
中年流落堪垂泪,荒里经过每借春。
久伏海乡诸念息,一逢朝士偶闻新。
兴怀及此能无感,当念休嫌叹息频。
黍作城南酒主人,盘餐虽少意慇勤。
中年流落堪垂泪,荒里经过每借春。
久伏海乡诸念息,一逢朝士偶闻新。
兴怀及此能无感,当念休嫌叹息频。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杨循吉所作的《元巳见过》。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老友重逢的感慨与怀念之情。
首句“黍作城南酒主人”,以“黍”象征着友情的深厚,如同在城南酿造美酒的主人,寓意着老友之间的深厚情谊。接着,“盘餐虽少意慇勤”,虽然餐桌上菜肴不多,但朋友的热情却溢于言表,体现了友情的真挚与纯粹。
“中年流落堪垂泪”,诗人感叹自己中年时期四处漂泊,生活艰辛,不禁让人感伤。然而,在荒凉之地,朋友的每一次相逢都给予他温暖与慰藉。“荒里经过每借春”,即使是在荒凉之地,朋友的陪伴也让诗人感受到了春天般的温暖。
“久伏海乡诸念息”,诗人长期远离家乡,心中种种思念渐渐平息,或许是因为有了朋友的陪伴,心中的孤独与忧愁得到了缓解。“一逢朝士偶闻新”,偶然间遇见了朝廷官员,听到了一些新的消息,这在诗人的生活中显得尤为珍贵。
最后,“兴怀及此能无感,当念休嫌叹息频。”诗人感慨万千,面对与老友的重逢,内心难以平静,但同时也提醒自己,应当珍惜眼前人,不必过于频繁地叹息过去或未来的不如意。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友情的可贵以及人生旅途中的酸甜苦辣,读来令人动容。
天上一灯满,引起万灯明。
不知今夕何夕,平地有蓬瀛。
西母瑶池称寿,南守锋车催观,二美一时并。
一点魁星现,长侍老人星。
心事好,天与寿,鬓长青。
不将钟鼎为乐,念念在朝廷。
此母宜生此子,须有医时良策,寿国福苍生。
子自坐黄阁,母自课黄庭。
臞老今朝,载酒渡江,送孟吉州。
遇舟之人士,来前问政,此公官去,莫也宜留。
老子曰嘻,我游宦海,几度遭他风打头。
君休问,但正因遇坎,行则乘流。
江皋一叶惊秋。
雁过也、严明白鹭洲。
笑如今休顾,从前堕甑,无心相逐,等是虚舟。
啄黍鸡肥,新篘酒熟,且作山中万户侯。
林泉好,却输公一著,先我归休。
一笑樽前,数雄甲辰,几位上台。
有唐裴相,徜徉绿野,我朝富老,游戏昆台。
淮蔡功成,惊天动地,似胜单车和虏回。
谁知道,活流民数万,赛过平淮。
君侯初度奇哉。
五百岁、三贤前後来。
任朱幡西向,不妨为富,义旗北指,也解为裴,将相功名,时来便做,且醉红蕖三百杯。
相期处,要千年汗竹,名节崔嵬。
出了罗浮洞。
有多情、梅花雪片,殷勤相送。
见说然琴鹤外,诗压牛腰较重。
去管甚、群儿嘲弄。
岭海三年持翠节,料无时、不作家山梦。
驰玉勒,归金凤。
金凤池,乃所居也。
一门朱紫环昆仲。
看阶庭、森森兰玉,慈颜欢动。
宰相时来须著做,且舞莱衣侍奉。
却不信、大才难用。
时事多艰人物少,便中兴、谁辨浯溪颂。
为大厦,要梁栋。
此是河清宴。
觉朝来、薰风满入,生绡团扇。
太守愁眉才一展,且喜街头米贱。
且莫管、官租难办。
绕砌苔钱无限数,更莲池、雨过珠零乱。
尽买得,凌波面。
家山乐事真堪羡。
记年时、荔支新熟,荷筒齐劝。
底事来寻蕉鹿梦,赢得乾忙似箭。
笑富贵、都如邮传。
做了丰年还百姓,便莼鲈、归兴催张翰。
看卿等,上霄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