踱石度溪流,书室秀而野。
初不知有峰,峰列北窗也。
高下入画情,是谁逸笔写。
谢客句斯拈,李仙烛斯把。
丹青色或渝,松杉韵非假。
奇在听有声,瀑水泠泠泻。
踱石度溪流,书室秀而野。
初不知有峰,峰列北窗也。
高下入画情,是谁逸笔写。
谢客句斯拈,李仙烛斯把。
丹青色或渝,松杉韵非假。
奇在听有声,瀑水泠泠泻。
此诗《画峰室》由清朝诗人弘历所作,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文人雅室图景。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室内外的自然与人文之美。
首句“踱石度溪流”,描绘了主人公漫步于山间小径,跨过潺潺溪流的情景,营造出一种闲适自在的氛围。接着,“书室秀而野”点明了地点,既指出了室内环境的雅致,又暗示了室外景色的广阔与自然之气。
“初不知有峰,峰列北窗也。”这一句巧妙地运用了视角转换的手法,先是在室外探寻,后是通过北窗发现了远处的山峰,既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也体现了诗人的敏锐观察力和对自然美的独特感受。
“高下入画情,是谁逸笔写。”诗人赞叹这山峰高低错落,如同一幅精妙绝伦的画卷,不禁让人思考,究竟是谁用如此高超的技艺,将这美景凝固于纸上?
接下来,“谢客句斯拈,李仙烛斯把”引用了古代文人的诗句,借以表达对画中意境的赞美,同时也暗含了对文人雅士生活情趣的向往。这里“谢客”和“李仙”分别指的是南朝宋的谢灵运和唐代的李白,他们都是著名的诗人,以此来衬托画中的诗意与高雅。
“丹青色或渝,松杉韵非假。”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画中色彩的变化与自然之音的和谐,即使颜色随着时间而改变,但松树与杉树的韵律却始终不变,象征着永恒的自然之美。
最后,“奇在听有声,瀑水泠泠泻。”点出了画中的另一层意趣——瀑布的声音。瀑布的流水声,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也寓意着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综上所述,《画峰室》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引用,展现了文人雅室与自然景观的和谐共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思的佳作。
十年幕中客,万里海南州。
命服仍朱绂,夸乡未白头。
山城时昼黑,岭水或西流。
问道林多桂,王孙莫自留。
君不见枯槎去时八月风,海水自与天河通。
飘飘反出扶桑上,恍惚遍历群仙宫。
宫旁佳人莹如玉,邂逅相聚欢不足。
诈言物外日月长,正苦归来光景促。
回头稍与烟霞隔,世人空辨支矶石。
伯劳燕子东西飞,惆怅中间断消息。
甘露被草,朝阳易晞。池莲并蒂,及秋变衰。
独有长松连理老益壮,十年百年仍附枝。
昔来一物足为瑞,何况三异俱称奇。
吴中衣冠不胜数,天意自与宁馨儿。
露乾莲死不复见,正以青松并验之。
凯风孝子尝悲思,三荆兄弟伤分离。
此家遗风五十慕,物理推类谁能欺,到客为尔俱题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