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发沧洲似者稀,瑶华应愧寄林扉。
每怜独客如萍梗,更有何人惜布衣。
梧叶满庭残暑退,青山对酒小凉归。
莫愁璧水音尘远,早晚关河候雁飞。
白发沧洲似者稀,瑶华应愧寄林扉。
每怜独客如萍梗,更有何人惜布衣。
梧叶满庭残暑退,青山对酒小凉归。
莫愁璧水音尘远,早晚关河候雁飞。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奉荅陈沧州》描绘了一位在沧洲(泛指偏远或隐居之地)白发老者的形象,他感叹自己像稀有的沧洲人一样,显得与众不同。他感到自愧,因为很少有人能像他那样寄情于山林之间,过着布衣生活。诗人表达了对漂泊不定生活的感慨,同时暗示自己像浮萍和草梗般无依无靠。
梧桐叶落,庭院秋意渐浓,暑气消退,他借酒消愁,享受片刻的小凉。他安慰自己不必过于忧虑与朋友的音信遥远,期待着早晚间大雁南飞,带来远方的消息。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孤独却不失坚韧,期待友情慰藉的心境。
朝见卫叔宝,朗朗来照人。
髻发若青丝,楚楚足精神。
作对才五字,遽有惊人辞。
下筹读左史,酌酒诵唐诗。
阿舅无长处,素心差足师。
居官万不可,谈艺一无知。
尔父敦俭朴,山居伴鹿麋。
郗公诚晚令,育长恐情痴。
似之非贤者,不肖乃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