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园水竹接清虚,蘋末凉风汎碧渠。
止许中流浮桂楫,不教隔浦渡篮舆。
宣公桥暗萦芳树,少伯居空锁异书。
知尔登临题句满,碧纱若个护交疏。
名园水竹接清虚,蘋末凉风汎碧渠。
止许中流浮桂楫,不教隔浦渡篮舆。
宣公桥暗萦芳树,少伯居空锁异书。
知尔登临题句满,碧纱若个护交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雅致的园林景致。首句“名园水竹接清虚”,开篇即点出园林之名,水竹环绕,清幽脱俗,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蘋末凉风汎碧渠”一句,以轻柔的凉风拂过蘋末,波光粼粼的碧渠为背景,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新与宁静。
“止许中流浮桂楫,不教隔浦渡篮舆。”这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强调了园林内的宁静与秩序,只有小舟在水面轻轻漂浮,不允许其他交通工具穿越,体现了对这片净土的保护与尊重。
“宣公桥暗萦芳树,少伯居空锁异书。”这里通过描述宣公桥与少伯居所的景象,展现了园林内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桥下芳树环绕,书斋内藏有奇书,既体现了自然之美,也暗示了知识与文化的传承。
最后,“知尔登临题句满,碧纱若个护交疏。”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在此留下众多诗句的赞叹,同时也借碧纱的保护,隐喻了对这份文化传承与美好记忆的珍视与守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园林景致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文化传承的赞颂,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与人文精神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