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杨楼角带栖鸦,欹枕炉声正忆家。
吹梦夜风先到树,弄愁寒雨不妨花。
虫依香影垂帘网,蛾怯晨光堕帐纱。
我已离愁懒春褉,径泥何处又鸣车。
绿杨楼角带栖鸦,欹枕炉声正忆家。
吹梦夜风先到树,弄愁寒雨不妨花。
虫依香影垂帘网,蛾怯晨光堕帐纱。
我已离愁懒春褉,径泥何处又鸣车。
这首诗描绘了深闺女子在春日里的孤独与愁绪。首句“绿杨楼角带栖鸦”,以绿杨和栖鸦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哀愁的氛围,暗示着主人公内心的寂寞。接着,“欹枕炉声正忆家”一句,直接点明了女子对家的思念之情,通过倚靠枕头倾听炉火的声音,将思乡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吹梦夜风先到树,弄愁寒雨不妨花”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自然界的风、雨、花、树都赋予了情感色彩,风似乎能吹动梦境,寒雨也不妨碍花朵的绽放,暗喻女子的愁绪虽深,但外界的美好事物仍能给予她一丝慰藉。
“虫依香影垂帘网,蛾怯晨光堕帐纱”则进一步描绘了室内的情景,虫儿依附于香影之下,垂下的帘网仿佛是它们的庇护所;而晨光初照,让轻薄的帐纱显得更加透明,似乎连飞蛾都因害怕晨光而不敢靠近,这些细节细腻地展现了女子内心的敏感与脆弱。
最后,“我已离愁懒春褉,径泥何处又鸣车”表达了女子对离愁别绪的无力感,即使春天的美好也无法驱散心中的愁云,甚至对即将到来的离别感到无奈和恐惧。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成功地刻画了一个深陷离愁的女子形象,让人感受到其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哀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