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崇宁壬午临汝四月始闻莺二首·其二》
《崇宁壬午临汝四月始闻莺二首·其二》全文
宋 / 张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好音终在耻争先,谷外寒多故后迁。

已过花时亦何恨,不妨夏木绿参天。

(0)
翻译
真正美好的声音不应急于求成,而是选择在寂静的山谷之后响起。
因为谷外的寒冷,它常常推迟出现,但这并不构成遗憾。
注释
好音:美好的声音。
终在:最终在。
耻争先:不应急于求成。
谷外:山谷之外。
寒多:寒冷较多。
故后迁:因此推迟。
已过:已经过去。
花时:花开的季节。
亦何恨:又有什么遗憾呢。
不妨:不妨碍。
夏木:夏天的树木。
绿参天:绿意盎然直入云天。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耒的作品,名为《崇宁壬午临汝四月始闻莺二首(其二)》。张耒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这首诗也不例外。

首句“好音终在耻争先”表达了诗人对早听莺歌的喜悦与期待之情,"好音"指的是莺鸟优美的鸣叫声,而"耻争先"则是因为往年未能及时听到莺歌而感到遗憾。

次句“谷外寒多故后迁”描绘了春天来临较晚,气候尚寒的景象。诗人借此表明自己对听闻莺歌的期待已久,但因天气原因只能推迟至今。

第三句“我过花时亦何恨”中的“花时”指的是春季万物盛开之际,而“我过花时”则意味着诗人错过了最美丽的季节。但是他并无遗憾,因为即使是在花落之后,“不妨夏木绿参天”。

末句“不妨夏木绿参天”中,“夏木”指的是夏日葱郁的树木,而“绿参天”则形容这些树木郁郁葱葱,连绵向上直达天际。这一画面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感悟。

整首诗通过对莺歌的期待与对春天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季节更迭以及自然之美的深刻体验。

作者介绍
张耒

张耒
朝代:宋   字:文潜   号:柯山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生辰:1054—1114年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
猜你喜欢

送王季和文知施州二首

宿幸依刘表,时蒙说项斯。
方为感知赋,遽作送行诗。
万里通吴蜀,千山隔梦思。
江头野梅发,应记共吟时。

(0)

题六马图二首

龙媒要是龙眠笑,意在能空冀并群。
老我惟知赏神骏,何时变化上青云。

(0)

次韵王亚夫景存县帝春二首

欲劝东君尽一杯,临岐无语独迟回。
晚风自有留连意,递得莺声过柳来。

(0)

梁民曹以二首为小园木香光宠次韵抒谢

春风珠幰走青虬,清夜西园谁共游。
十里水边浑似雪,唤船应是误王猷。

(0)

次韵刘允叔太主簿读予所编天台集见赠之作

楼头残月映储胥,人在西窗酒醒余。
梦里都忘阆风路,吟边如到玉霄成。
邻墙共作无何饮,别野期看未见书。
祗恐弓旌便招去,汉家答诏待相如。

(0)

题大兹寺兼简照讲师

来从金地过银地,智者修禅古道场。
叠嶂倚空围日月,穹耸松壑饱风霜。
碑文多是唐人刻,经卷犹阴炀帝藏。
偶值故交初入院,一镫留宿水声房。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毕士安 季芝昌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