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雨濛濛幻态轻,惊魂想像逝怀倾。
愿将玉佩遥相逐,脱骨逍遥水上人。
灵雨濛濛幻态轻,惊魂想像逝怀倾。
愿将玉佩遥相逐,脱骨逍遥水上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梦幻般的景象,以水仙为主题,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灵雨濛濛幻态轻",开篇便以轻柔的雨滴和虚幻的姿态勾勒出水仙的神秘氛围,雨的轻盈与幻态的轻柔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飘渺的美感。
"惊魂想像逝怀倾",紧随其后,诗人通过“惊魂”二字,表达了对水仙之美的震撼,以及由此引发的深沉思绪。这里的“逝怀倾”则暗示了情感的倾泻与思绪的流转,仿佛在水中漂浮,随波逐流,难以自抑。
"愿将玉佩遥相逐",诗人表达了对水仙的向往之情,希望如同玉佩般珍贵美好的事物能够追随水仙,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渴望。这一句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将人的感情寄托于自然之中,展现出一种超越现实的美学追求。
"脱骨逍遥水上人",最后两句描绘了一个自由自在、超脱世俗的形象。"脱骨"二字形象地表现了摆脱束缚、获得心灵自由的状态,而"逍遥水上人"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自由与超脱的境界,仿佛是水中游弋的仙人,不受尘世纷扰,逍遥自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水仙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自由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精神世界的探索与表达。
生来堕尘网,苦为尘网缚。
暇日起我早,骑驴出东郭。
城门老人发半垂,问我骑驴何所之?
为言欲向山中去,茅屋正在清溪湄。
山中之人面如玉,手把素书跨黄犊。
石泉夜煮茯苓香,满屋秋云邀共宿。
绿萝晓月悬松风,缥缈惟闻烟外钟。
十年往事一回首,已隔云山千万重。
潦倒狂吟头半白,把卷令人念畴昔。
石田瑶草近如何?题诗好寄山中客。
我闻神仙之国伐毛兼洗髓,远在西海西边蓬莱之弱水。
我生有梦不可到,髣髴君家画图里。
溪流冷浸玻瓈天,层峦叠嶂含云烟。
渡头杨柳绿如染,洞口桃花红欲燃。
老夫已借过眉杖,来听松泉弄幽响。
云中鸡犬知几家,胡麻已熟雕胡掌。
此中此乐何纡馀,赴陇无烦来鹤书。
便欲相从学耕钓,细和山声同水调。
大庾岭头春信早,十月梅开照晴昊。
曾骑官马陇头来,百里梅花夹驰道。
夫君元是岭南人,自言家近罗浮村。
种梅绕屋一万树,玉为肌骨冰为魂。
得官远向西湖住,喜与林逋作宾主。
梦回酒醒霜月寒,又见梅花在窗户。
笑倩傍人为写真,相看如见岭头春。
一声长笛月欲落,肠断梅花身后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