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奉和张大夫酬高山人》
《奉和张大夫酬高山人》全文
唐 / 司空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野客居铃阁,重门将校稀。

豸冠亲谷弁,龟印识荷衣。

座右寒飙爽,谈馀暮角微。

苍生须太傅,山在岂容归。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fèngzhāngchóugāoshānrén
táng / kōngshǔ

língzhòngménjiāngxiào
zhìguānqīnbiànguīyìnshí

zuòyòuhánbiāoshuǎngtánjiǎowēi
cāngshēngtàishānzàiróngguī

注释
野客:游历在外的人。
居:居住。
铃阁:高高的楼阁。
重门:豪门大宅的重重门户。
将校:古代军官名,这里指武将。
豸冠:獬豸冠,古代法官所戴的帽子,象征公正无私。
亲谷弁:形容执法公正。
龟印:古代用龟壳做的印章,象征权力。
荷衣:荷叶边装饰的官服,代指官职。
座右:座位旁边。
寒飙:寒冷的风。
爽:清爽。
谈馀:谈话之后。
暮角微:傍晚时分的号角声微弱。
苍生:百姓。
须:需要。
太傅:古代官职,这里指有德望的人。
山在:山河犹在。
岂容归:怎能不归来呢?表达出对国家的责任感。
翻译
游历在外的人住在高高的楼阁,豪门将校很少来往。
亲自执法公正,佩戴獬豸冠,手握象征权力的龟印,身着荷叶边的官服。
座位旁边冷风吹过,谈话之余傍晚的号角声隐约可闻。
百姓期待太傅的到来,如此山河,怎能不归来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者在深山之中的生活情景。开篇“野客居铃阁,重门将校稀”写出了隐士所居的幽深环境,"铃阁"指的是深邃的楼阁,而"重门"则形容其闭塞与世隔绝。"豸冠亲谷弁,龟印识荷衣"中,“豸冠”、“龟印”都是古代文人隐士常用的象征,他们往往以这些动物的特性比喻自己超然物外、淡泊明志的情操,而“谷弁”和“荷衣”则是他们与自然亲近,生活简朴的写照。

"座右寒飙爽,谈馀暮角微"一句,则描绘了隐士在山中静坐时感受到的清凉气息,以及他悠然自得的谈笑声。这里的“寒飙”是指清晨或秋冬时分所吹来的凉风,而“谈馀”则表达了闲适无忧的生活态度。

"苍生须太傅,山在岂容归"最后两句,则表达了隐士对自然界的崇拜和依恋,以及他内心对于返璞归真、不愿回归尘世的坚定决心。“苍生”指的是古代尊称老人为“苍生”,这里借指自己,"太傅"则是一种敬称,隐士自比为教化人的德高望重之人。而"山在岂容归"则是说,即使外界再怎么召唤,他也乐于留在这片山中,不愿意回到世俗的纷争之中。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通过对隐士生活环境和心态的描写,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于自然与精神世界的向往。

作者介绍
司空曙

司空曙
朝代:唐   字:文初(《唐才子传》作文明   籍贯:为今天的永年县)

司空曙,唐朝人(约公元七六六年前后在世)字文初,或作文初。(唐才子传作文明。此从新唐书)广平(今河北省广平县)人,约唐代宗大历初前后在世。大历年间进士,磊落有奇才,与李约为至交。大历十才子之一同时期作家:卢纶,钱起,韩翃。
猜你喜欢

湘潭二首

县街重俯惊湍,正与湘江咫尺间。
侵齧最忧东汇水,蔽遮惟有北来山。
清流倒影楼台壮,白瓦连云市井间。
捍患持危功不小,亭亭千古镇荒湾。

(0)

谒张文思於湖西不见

绿竹阴深屋数间,篮舆来傍古溪边。
垂杨芳草迷三径,斜日新秋媚一川。
澎湃直连湓口浪,逍遥如泛剡中船。
山阴不见戴安道,回道西风亦浩然。

(0)

折县道中二首

紫沙随马细如筛,虎阜龙冈尽此驰。
正望长安不回首,行人休赋灞陵诗。

(0)

自归宗入灵溪观

紫霄峰下有禅林,瓦结青瑶地布金。
闻道灵溪才咫尺,携筇不觉后山深。

(0)

至赵庄镇舍轿乘马二首

淮康望夷门,驿舍犹六七。
我车嗟已劳,我马亦太逸。
朝来天色好,辉焕川上日。
郊原莽而苍,生意密如栉。
农飨颇顺适,书气更盈溢。
抠衣就鞍鞯,前引以一卒。
驰提历湾纡,林木荣棘栗。
豁然就平旷,天壤合为一。
稍过王务陂,陂长水波阔。
惊风摇澎湃,凫鸭语啾唧。
却思在江湖,双舻更轻疾。
川陆虽不同,吾心两无必。
匆匆背乡井,琐琐干禄秩。
功名未及试,行役甘于蜜。
安得摆羁牵,优游老蓬荜。

(0)

直舍新辟西窗二首

推倒西墙平日功,暑天饶作一窗风。
人间岂有炎凉隔,只在施为向背中。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刘言史 李濂 洪秀全 梁佩兰 许衡 李渊 高明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梁同书 周敦颐 嵇康 张鷟 王沂孙 宗泽 程钜夫 程恩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