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复作过商翁墓·其一》
《复作过商翁墓·其一》全文
宋 / 沈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当年不佩封侯印,后世谁寻堕泪碑。

定远将军岂夸勇,关南常侍最能诗。

故人不解传遗事,五岭犹能识信旗。

墓下寂寥无鼓角,秋风独向白杨悲。

(0)
鉴赏

这首诗《复作过商翁墓(其一)》由宋代诗人沈辽所作,通过对商翁墓地的追思与感慨,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深刻怀念与对逝去岁月的惋惜之情。

首句“当年不佩封侯印”,开篇即以一种惋惜的口吻,表达了对商翁生前未得封侯的遗憾。接着,“后世谁寻堕泪碑”一句,进一步强调了商翁虽已逝去,但其事迹却鲜为人知,只有在后人心中留下一丝哀伤的痕迹。这种对比,凸显了历史人物命运的无常与世态炎凉。

“定远将军岂夸勇,关南常侍最能诗”两句,通过对比商翁的不同身份和才能,既赞扬了他的勇猛与才华,也暗示了他未能得到应有的认可与尊重。这种对比手法,增强了诗歌的情感张力,让读者对商翁的遭遇产生共鸣。

“故人不解传遗事,五岭犹能识信旗”则将话题转向了商翁的身后之事。诗人感叹,即使在他生前的好友也不理解他的事迹,唯有五岭之地的人们还能辨认出他留下的旗帜。这一细节描绘,不仅增加了故事的神秘色彩,也表达了对商翁精神遗产得以流传的欣慰。

最后,“墓下寂寥无鼓角,秋风独向白杨悲”两句,以墓地的寂静和秋风中的白杨树为背景,营造了一种凄凉而肃穆的氛围。墓地的寂寥象征着商翁的孤独与被遗忘,而秋风与白杨树的描写,则寓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这两句诗,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商翁深沉的哀悼与对历史记忆的呼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商翁墓地的追忆,展现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与对逝去岁月的怀念。沈辽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情感,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充满哀愁与思考的世界,让人在品味之余,不禁对生命的意义和历史的价值产生了深刻的反思。

作者介绍
沈辽

沈辽
朝代:宋

沈辽(1032—1085),字睿达,宋钱塘(今余杭)人。沈遘的弟弟,《梦溪笔谈》作者沈括的同族兄弟。自幼嗜读《左传》、《汉书》,曾巩、苏轼、黄庭坚常与之唱和,王安石、曾布皆习其笔法。本无意于功名,王安石曾有“风流谢安石,潇洒陶渊明”之称。后由三司使吴充举荐,负责监内藏库。
猜你喜欢

次与仲和联句韵

卧病经年喜遇君,草堂清话到斜曛。

浊醪拚取尊前醉,险韵何妨席上分。

冷雨小蛩鸣切切,轻风残叶下纷纷。

也知别后还相忆,何处钟声隔暮云。

(0)

塞下曲赠翁东厓侍郎总制十八首·其八

梯悬半绠哨台高,胡汉邻家隔一壕。

数日虏中无动静,吉囊东去战黄毛。

(0)

闻警二首·其二

平生投笔吏,慷慨学孙吴。

不分龙庭骑,年年入武都。

轻兵下陇坂,间道袭休屠。

谈笑看雄剑,烟尘更有无。

(0)

予告归入倒马关作

南风吹雨傍关来,关上千峰画角哀。

老去尚怜金甲在,生还重见玉门开。

鹍弦谩引思归调,虎节空惭上将才。

圣主恩深何以报,车前部曲重徘徊。

(0)

闻刘子威还自洛阳奉简

别记殷秋日,归当聿暮时。

枚生游似倦,陶令去嫌迟。

试问山川胜,聊陈风土宜。

铜台经故寝,金谷展荒祠。

潘县犹花发,梁园但黍离。

鬓先凋作素,衣尽化为缁。

余抱伤弓恨,君遭按剑疑。

因声附张邴,久宦欲何为。

(0)

梅花落

早见梅花落,江南春未迟。

如何上苑叶,不似故园枝。

影怯临妆夜,香怜逐吹时。

无人问消息,独自寄相思。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湛若水 区大相 王恭 张弼 郑孝胥 辛弃疾 欧阳修 刘攽 陈毅 郭祥正 边贡 韩维 张昱 方岳 王鏊 庄昶 文同 陈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