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失题十二首·其九》
《失题十二首·其九》全文
明 / 张弼   形式: 七言绝句

白鹤城中沸市声,谁知帘下有君平。

张骞懒问支机石,得得频来讲易经。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市井生活画卷,同时融入了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首句“白鹤城中沸市声”以“白鹤城”为背景,点明了地点,通过“沸市声”三个字,形象地展现了城市市场的热闹与喧嚣,仿佛能听到商贩的叫卖声、人们的交谈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繁华的都市景象。

接着,“谁知帘下有君平”一句,笔锋一转,将读者的目光引向了市井深处的一处静谧之地——一间挂着帘子的小屋内,居住着一位名叫“君平”的人物。这里的“君平”并非历史上的那位著名哲学家严君平,而是诗人虚构的一个隐居于市井中的智者或文人,他与外界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独自在帘下静心读书、讲学,追求内心的宁静与知识的积累。

“张骞懒问支机石”一句,借用了张骞出使西域的典故,暗示了君平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张骞是汉朝著名的探险家和外交官,他的故事广为人知,尤其是他寻找传说中的“支机石”的经历。在这里,诗人用“懒问”二字,表达了君平不求功名、不慕富贵的生活态度,更进一步凸显了他超脱世俗、追求精神世界的价值取向。

最后,“得得频来讲易经”一句,点明了君平的主要活动——讲授《周易》。《周易》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蕴含了深邃的宇宙观、人生观和道德观。通过这一行为,诗人不仅赞扬了君平的学问渊博,更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以及对智慧与真理的不懈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比繁华与宁静、外在与内在的视角转换,塑造了一个既融入世俗又超越世俗的文人形象,表达了对淡泊名利、追求精神世界的美好向往。

作者介绍
张弼

张弼
朝代:明   字:汝弼   号:东海   籍贯:明松江府华亭   生辰:1425—1487

(1425—1487)明松江府华亭人,字汝弼,号东海。成化二年进士。久任兵部郎,议论无所顾忌。出为南安知府,律己爱物,大得民和。少善草书,工诗文,自言吾书不如诗,诗不如文。有《鹤城稿》、《东海稿》等。 
猜你喜欢

无题和竹桥丈韵二十四章·其十三

环痕约指指如环,预种芳缘隔世间。

论阀未甘鱼媵贱,处囮何用雉媒閒。

花开艳极偏无子,笋出尖多易有斑。

只合化身明月镜,笑颦都得照卿颜。

(0)

病讯

日炙红酥汗体香,玉人小病倚银床。

心如莲子中间苦,面带葵花一半黄。

小婢那知窥喜怒,庸医枉自臆温凉。

君身何作灵芝药,只许侬看不许尝。

(0)

半睡

钟铭催月转堂坳,残髻拖针线未抛。

暗曳衣襟知密约,轻钩履舄订先交。

梅阴巳落更番子,豆蔻犹合百结包。

一朵红云看不定,才移眼尾又眉梢。

(0)

新年词·其三

九天珠玉堕云端,花里潜踪路渺漫。

侥倖下风兰气息,低徊昨日画阑干。

笑声尚带红绒落,瘦影应怜翠袖寒。

甘为立残虚幌月,待他徐照面痕乾。

(0)

双鸾怨.和毛稚黄先生韵

春漠漠。任晚风、吹乱云鬟,慵去梳掠。

倚着阑干无一语,红日看看欲落。

恰早有、月窥帘幕。才听杜鹃啼过,隔墙又动弦索。

红酥冷了,更重温、谁同酌。虚弱浑瘦削。

惜娇波血泪,丝丝都凝床角。

不合当初曾咏絮,今日似伊飘泊。

又何怪、柔条难托。一日千头万绪,难将旧恨忘却。

待笺心事问天公,如何着。

(0)

浪淘沙·其二

才得话绸缪。又说离愁。匆匆携手下红楼。

眼底泪珠都滴尽,莫唱伊州。兰桨逐东流。

帆影悠悠。江花江草见凝眸。

最是无情风与水,惯送行舟。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毕仲游 张嗣纲 释元肇 孙绪 洪刍 陈霆 郑文康 郭翼 郭奎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