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钱契明尊师归庐山》
《送钱契明尊师归庐山》全文
唐 / 李咸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瘦倚青竹杖,炉峰指欲归。

霜黏行日屦,风暖到时衣。

凭槛云还在,攀松鹤不飞。

何曾有别恨,杨柳自依依。

(0)
翻译
瘦弱的人依靠着青翠的竹杖,指向远处的炉峰,似乎想要回家。
寒霜粘住了行走在路上的鞋子,而微风吹来,使得到达时衣服也变得温暖。
倚靠栏杆,云彩依旧停留,松鹤也不愿离去。
何曾有过离别的哀愁?只有那杨柳在独自飘摇,仿佛在诉说着别情。
注释
瘦:形容人身体瘦削。
倚:依靠。
青竹杖:绿色的竹制手杖。
炉峰:指代山峰,可能有炉火之景。
归:回家。
霜黏:霜冻粘附。
行日屦:行走时穿的鞋子。
风暖:微风带来温暖。
时衣:到达时所穿的衣服。
凭槛:倚靠栏杆。
云还在:云彩依然停留。
攀松鹤:试图攀登山上的松树和飞翔的鹤。
不飞:没有飞走。
别恨:离别之苦。
杨柳自依依:杨柳随风轻轻摇曳,象征离别之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道士准备返回庐山居所的情景。开篇“瘦倚青竹杖,炉峰指欲归”两句,画面生动地展现了道士手持青竹做成的拐杖,站在高处眺望着远方的炉峰,表达出一种归心似箭的情绪。

接下来的“霜黏行日屦,风暖到时衣”描述了天气转暖,道士在外游走时脚上沾满了早晨的霜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太阳升高,感到温暖,便开始脱去外衣。这两句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传达出季节更替和时间流逝的意境。

“凭槛云还在,攀松鹤不飞”则是道士站在栏杆旁,依旧能够望见庐山上的云雾,而攀附着松枝的仙鹤却因风静而未起飞。这两句强调了道士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以及他对这片山林的深深眷恋。

最后,“何曾有别恨,杨柳自依依”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淡然。尽管外界可能存在种种诱惑或不满,但在道士的心中,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忧虑,只是那随风摇曳的杨柳树,似乎也在诉说着一种自然而然的情感依恋。

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致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道士归隐山林的心境,以及他与大自然之间那种超脱尘世的和谐关系。

作者介绍
李咸用

李咸用
朝代:唐

李咸用,唐,生卒年不详。族望陇西(今甘肃临洮)。习儒业,久不第,曾应辟为推官。因唐末乱离,仕途不达,遂寓居庐山等地。生平事迹散见宋杨万里《唐李推官披沙集序》、《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唐才子传》卷一〇《殷文圭》附。咸用工诗,尤擅乐府、律诗。所作多忧乱失意之词。为善写“征人凄苦之情”,有“国风之遗音,江左之异曲”(《唐李推官披沙集序》)。辛文房则诋为“气格卑下”(《唐才子传》)。与修睦、来鹏等有交谊,时有唱酬。作诗颇多,《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著录《披沙集》6卷。《全唐诗》存诗3卷。
猜你喜欢

绿阴

野色蒙茸翠羽盖,山光澹荡碧油幢。

午烟时引煎茶灶,晓雾还沾读易窗。

隐映掷金莺点点,分明藉玉鹭双双。

莫疑蛇动杯中影,一笑开襟钓大江。

(0)

春日山居好十首·其八

春日山居好,寻花急占先。

骑驴投酒市,领鹤上渔船。

薄暖还挥扇,轻寒未替绵。

清和时候正,丽日牡丹天。

(0)

帅初屡书有相访之约且求予文集知予有藏山之志也近因弥大过我知其有来日矣作此寄之

流水不还剡,落花终到鄞。

偶逢归峡客,乃是寄书人。

古刹藏山志,他生结愿因。

烦君同校正,字字莫留尘。

(0)

巾山题客舍壁

晓行风露清,夹径草虫鸣。

虎近常行市,鸡啼早出城。

路长终是到,世险自难平。

学得王阳术,黄金可立成。

(0)

题王任所藏林逋索句图·其四

身后不遗封禅藁,吟梅全是自题真。

画工岂识凌云意,童子趋炎鹤附人。

(0)

梦归

独行东阪茅茨屋,回望西墙竹树坡。

愁杀曛黄归路远,兵残人少髑髅多。

(0)
诗词分类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诗人
汪元量 孟郊 周密 曾巩 刘弇 岑参 秦观 吴潜 许浑 毛滂 徐积 宗臣 韩琦 左宗棠 邓雅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