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室非其罪,龙门寄此身。
黄河坼地阔,青史比天尊。
死后文章显,生前寺宦论。
大人都见屈,洒涕石留痕。
蚕室非其罪,龙门寄此身。
黄河坼地阔,青史比天尊。
死后文章显,生前寺宦论。
大人都见屈,洒涕石留痕。
这首清代张琛的《太史公墓(其一)》表达了对司马迁的敬仰与感慨。首句“蚕室非其罪”暗指司马迁因李陵事件遭受宫刑的不幸遭遇,但他的精神并未因此屈服;“龙门寄此身”则象征他如同鲤鱼跃龙门,虽身处困境仍志向高远。接下来,“黄河坼地阔”描绘出壮阔的黄河,寓意司马迁的历史地位崇高,其著作如黄河般深远影响。“青史比天尊”进一步强调他的历史地位超越了常人,被后世尊崇。
“死后文章显”表明司马迁的著作《史记》在身后仍然发光发热,流芳百世。“生前寺宦论”则暗示他在生前虽然担任过太史令这样的官职,但更注重的是学问和史书的编纂。“大人”是对司马迁的尊称,这里表达了对他高尚人格的认同。“都见屈”表达了对司马迁遭受不公的同情,而“洒涕石留痕”则以泪水在石头上留下痕迹的形象,象征后人对他的深深哀悼和敬仰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比喻,赞扬了司马迁的坚韧精神、卓越才华以及不朽的贡献,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公正的期待。
论长校短,总是非闲誉。
光景百年中,似难留、长江东去。
随缘游戏,触□寄高情,西楼月,北窗风,鸲鹆尊前舞。
故人襟韵,千里心相许。
飞骑趁花时,正名园、揉风洗雨。
玻璃潋滟,聊共醉红裙,阳春曲,碧云词,慷慨怀千古。
嫦娥伴侣,降人世,天与长生仙箓。
五色云开浮瑞霭,中有西真眉目。
贤德家风,艳容天赋,占尽人间福。
长庚明月,誓同千古相逐。
开宴香蔼华堂,金杯休诉,好醉蟠桃熟。
子子孙孙同上寿,有个人人同祝。
雨鬓春风,一钗香雾,长与瑶池绿。
更祈眉寿,愿如南山松竹。
杏香消散尽,须知自昔,都门春早。
燕子来时,绣陌乱铺芳草。
惠圃妖桃过雨,弄笑脸、红筛碧沼。
深院悄。
绿杨巷陌,莺声争巧。
早是赋得多情,更遇酒临花,镇辜欢笑。
数曲阑干,故国谩劳凝眺。
汉外微云尽处,乱峰镇、一竿修竹。
间琅玕,东风泪零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