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家花月笙歌,葛裙那许陪宵燕。
啸如鲁柱,才如窦锦,遇如班扇。
蓬鬓慵妆,蛾眉怕妒,天寒谁管。
算平生已矣,春风一度,恩歇绝,何曾怨。
一夕仓皇家变,抱琵琶、倾城都散。
雍门琴碎,雀台香烬,西陵墓远。
块土争还,芳魂永守,秋燐如电。
忆史家、柱叔敖公,千载下,今重见。
君家花月笙歌,葛裙那许陪宵燕。
啸如鲁柱,才如窦锦,遇如班扇。
蓬鬓慵妆,蛾眉怕妒,天寒谁管。
算平生已矣,春风一度,恩歇绝,何曾怨。
一夕仓皇家变,抱琵琶、倾城都散。
雍门琴碎,雀台香烬,西陵墓远。
块土争还,芳魂永守,秋燐如电。
忆史家、柱叔敖公,千载下,今重见。
这首《水龙吟》是清代诗人龚自珍所作,其情感深沉,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缅怀与感慨。
开篇“君家花月笙歌”,描绘了富贵人家的奢华生活,随后转折,“葛裙那许陪宵燕”,表达了女子虽才华横溢却难以融入上流社会的无奈与悲哀。接下来的“啸如鲁柱,才如窦锦,遇如班扇”三句,以鲁班、窦锦、班婕妤等历史人物的遭遇,隐喻了女子才华被埋没、命运多舛的境遇。
“蓬鬓慵妆,蛾眉怕妒,天寒谁管”几句,进一步刻画了女子在复杂社会环境中的孤独与无助。而“算平生已矣,春风一度,恩歇绝,何曾怨”则表达了女子对过往生活的回忆与对命运不公的无奈接受。
“一夕仓皇家变,抱琵琶、倾城都散”两句,通过描述女子在一夜之间失去一切的悲剧,展现了命运的无常与残酷。接下来的“雍门琴碎,雀台香烬,西陵墓远”三句,分别以历史上的音乐家、宫殿和墓地为象征,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消逝的哀悼。
“块土争还,芳魂永守,秋燐如电”几句,表达了女子虽身死但精神永存,如同秋夜之火迅速而明亮,照亮了历史的长河。最后“忆史家、柱叔敖公,千载下,今重见”一句,寄托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怀念,以及对自身命运的反思。
整体而言,《水龙吟》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历史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女性命运的深切同情,以及对历史人物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