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夜江边月,清光昨雨天。
自知虽小待,曾不减高圆。
以往复何闷,今看岂足怜。
老夫观否泰,起坐钓台边。
此夜江边月,清光昨雨天。
自知虽小待,曾不减高圆。
以往复何闷,今看岂足怜。
老夫观否泰,起坐钓台边。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十六夜晴朗月色的独特感悟。首句“此夜江边月,清光昨雨天”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月夜江边的景象,清冷的月光仿佛洗净了白日的雨痕,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清新的氛围。接着,“自知虽小待,曾不减高圆”两句,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月亮虽小却依然保持其圆满之美的欣赏,寓意着即使身处平凡,也能保持内心的完整与光明。
“以往复何闷,今看岂足怜”则展现了诗人对过去与现在的态度转变,过去的困扰在如今看来已不足挂齿,体现了豁达的人生观。最后,“老夫观否泰,起坐钓台边”一句,以“老夫”自称,透露出诗人年长后的沉稳与智慧,他以钓鱼为乐,寓含着对生活的淡然和对自然的亲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月夜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
茱萸笑把登高阁,菊蕊才堪荐一觞。
却忆当年关表路,无花无酒更凄凉。
客来投我一点漆,快汲清泉洗端石。
晴窗净几试一挥,错落精神光照日。
如此妙质奇复奇,变化纵横随所施。
可怜自有不自宝,日用纷纷谁得知。
愿言莫染荒唐辞,亦莫随俗供妍媸。
杂学支离二千载,汗牛充栋终何为。
由来此物自神圣,妙不可言那可尽。
分明宇宙在毫端,万古糊涂人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