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蹇侍郎天元殿门芝草》
《次韵蹇侍郎天元殿门芝草》全文
宋 / 苏颂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列圣储灵贶,坤珍应祀仪。

分葩对牟首,观瑞驻华芝。

毓德繇皇始,彰功在圣时。

早闻萦殿桷,复见孕门楣。

自有云成盖,非因水聚脂。

黄英苞五德,古字秀三枝。

户牖瞻丹幄,簪裾从罽緌。

画图稽大隗,歌咏入咸池。

九庙流光远,千龄复旦期。

将书符命志,宁比玉灵诗。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ùnjiǎnshìlángtiānyuán殿diànménzhīcǎo
sòng / sòng

lièshèngchǔlíngkuàngkūnzhēnyìng

fēnduìshǒuguānruìzhùhuázhī

yáohuángshǐzhānggōngzàishèngshí

zǎowényíng殿diànjuéjiànyùnménméi

yǒuyúnchénggàifēiyīnshuǐzhī

huángyīngbāoxiùsānzhī

yǒuzhāndānzāncóngruí

huàwěiyǒngxiánchí

jiǔmiàoliúguāngyuǎnqiānlíngdàn

jiāngshūmìngzhìnínglíngshī

翻译
历代圣贤积聚神灵的恩赐,坤卦之宝应合祭祀的礼仪。
花朵盛开对应着牛首,吉祥的瑞兆停驻在华丽的芝草。
美德由皇室初创,圣人的功绩在这个时代彰显。
早年已闻其声名在殿堂回荡,如今又见它孕育在门楣之上。
它的形成自然如云彩成盖,而非油脂聚集而成。
黄色的花蕊蕴含五行之德,古老的字迹展现三枝之美。
人们在门窗中瞻望红色的帷帐,官员们身着锦绣跟随。
绘画和诗歌追忆伟大的隗嚣,歌颂之声融入音乐的海洋。
九座宗庙的光辉流传深远,千年盛世的期待再次来临。
书写神圣的预言和志向,怎能与玉灵诗相提并论。
注释
储:积聚。
贶:恩赐。
坤珍:坤卦之宝。
牟首:牛首,象征农耕。
华芝:华丽的芝草,象征吉祥。
毓德:孕育美德。
稽:追忆。
咸池:古代神话中的音乐之池。
符命:预示天命的文字。
玉灵诗:珍贵的诗歌,可能指赞美神灵的诗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颂所作的《次韵蹇侍郎天元殿门芝草》。诗中,苏颂以华丽的辞藻描绘了天元殿门芝草的景象,赞美其象征着历代圣贤的恩赐和吉祥,与天地之气相呼应。他强调芝草的生长与皇室的美德和功绩密切相关,认为它是上天赋予的福祉,不仅装饰了殿堂,也寓含了深远的文化意义。诗人还借芝草的形象表达了对国家繁荣昌盛、皇朝长久的期盼,以及对符瑞文化的尊崇。整首诗语言典雅,富有深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融的赞美。

作者介绍
苏颂

苏颂
朝代:宋

(1020—1101)泉州同安人,徙居丹阳,字子容。苏绅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知江宁。皇祐五年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迁集贤校理,编定书籍。英宗即位,为度支判官。神宗立,擢知制诰,知审刑院,因奏李定拜官不合章法,落知制诰,出知婺州。元丰初,权知开封府,改沧州。奉旨编纂《鲁卫信录》。哲宗元祐初,除吏部尚书兼侍读,以邃于律历提举研制新浑仪。元祐七年拜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为相务使百官守法遵职,量能授任。后罢知扬州,徙河南。绍圣末致仕。有《苏魏公集》、《新仪象法要》、《本草图经》。
猜你喜欢

秋日奉别王元美比部详刑还京四首·其三

清夜张宴会,桃李沓众芳。

微辞吐椒兰,穆如清风扬。

东序理瑶瑟,西清弄雕簧。

长歌遏流云,四座无高倡。

离思动颜色,杯酒空激昂。

怅望登高台,痛毒我肝肠。

(0)

湖上逢曹子绳之

童子论交二十年,旧游濩落已茫然。

石湖三月梨花雨,忽漫相逢野寺前。

(0)

楼外雨初收,楼中人独愁。

一声何处雁,惊破五湖秋。

(0)

七月雨寿处州刘使君

括苍罗万山,土少石嵯峨。

地僻寡商贾,寻丈耕陂陀。

况值风尘起,逃亡今巳多。

存者悲徵税,行者泣负戈。

皇天久不雨,嗷嗷其奈何。

秋七月之交,阴云翳庭柯。

南山殷其雷,北山雨滂沱。

田家嗟有生,老稚抚其禾。

欣欣喜相语,兹雨理则那。

(0)

元旦早朝

金门初辟鼓声严,紫殿高悬翠羽帘。

天宇正清还向曙,龙颜有喜此遥瞻。

循环岁籥三阳启,汪濊恩波万国沾。

朝罢群公多笑语,丰年兆庆已先占。

(0)

淮涨

淮浦水深八尺强,新城旧城如巨洋。

行舟欲泊苦迷岸,居市半空惟堵墙。

浮桥锁断津吏闷,远湖口决渔人狂。

顾我情非羡鱼者,临渊终日咏沧浪。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陆九渊 庾肩吾 元结 陈叔宝 谢铎 刘琏 俞桂 吕温 黄干 常建 卢挚 吕颐浩 徐阶 陈亮 王观 吴澄 王逸 高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