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道弥漫贯古今,幽窗正好整囚襟。
毫厘乖谬天机远,一念虚明上帝临。
礼用事时为复礼,心惩失处见真心。
存亡操舍皆由我,默默须从方寸寻。
斯道弥漫贯古今,幽窗正好整囚襟。
毫厘乖谬天机远,一念虚明上帝临。
礼用事时为复礼,心惩失处见真心。
存亡操舍皆由我,默默须从方寸寻。
这首诗《闲作四首(其一)》由明代诗人杨爵所作,展现了深刻的哲理与内省精神。诗中以“斯道弥漫贯古今”开篇,点明了道德与智慧的普遍性,跨越时空,贯穿古今。接着,“幽窗正好整囚襟”,描绘了在宁静的环境中,诗人正视内心,反省自我,如同整理囚禁心灵的枷锁,寻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毫厘乖谬天机远,一念虚明上帝临”两句,进一步阐述了细微差别的深远影响以及瞬间觉悟的重要性。这里的“天机”指的是宇宙自然的规律或内在的真理,“上帝临”则象征着灵性的觉醒或超然力量的启示。这两句强调了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警觉,把握每一个念头的重要性,因为它们可能引导我们走向真理或偏离正轨。
“礼用事时为复礼,心惩失处见真心”则探讨了礼仪与内心的联系。通过适时地运用礼仪,可以恢复内心的和谐与秩序;在认识到错误并加以改正的地方,才能真正见到自己的本心。这表明了外在行为与内在精神的统一,以及通过实践和反思来提升个人修养的过程。
最后,“存亡操舍皆由我,默默须从方寸寻”总结了人生的自主性和内在探索的重要性。无论是生死存亡还是选择取舍,都是由自己决定的。在面对生活的各种情况时,需要静下心来,深入内心,寻找真正的答案和方向。这句话强调了个人责任与自我发现的中心地位,鼓励人们在内心深处寻找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深邃的哲理思考和对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追求道德完善、精神自由和自我超越的深刻主题,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