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雪落纷华,随风一向斜。
地平铺作月,天迥撒成花。
客满烧烟舍,牛牵卖炭车。
吾皇忧挟纩,犹自问君家。
瑞雪落纷华,随风一向斜。
地平铺作月,天迥撒成花。
客满烧烟舍,牛牵卖炭车。
吾皇忧挟纩,犹自问君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雪景图。"瑞雪落纷华,随风一向斜",形象地表达了雪花飘落的美丽与和谐,"纷华"指的是细小如棉絮的雪花,它们轻盈、优雅,带着祝福之意。"随风一向斜"则描写了雪花在空中随风舞动,呈现出一种自然而然的倾斜姿态。
接着,“地平铺作月,天迥撒成花”进一步深化了雪景的静谧与纯洁。这里用“地平铺作月”来比喻雪地如同一片广阔的月光,而“天迥撒成花”则形容天空中散落的雪花,如同撒下的花瓣,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
诗人随后转向日常生活的描述,“客满烧烟舍,牛牵卖炭车”,画面中的“客满”暗示着人们因雪而聚集起来,同时“烧烟舍”则表现了室内温暖的场景。"牛牵卖炭车"则是对外出工作之人的刻画,这些细节都展示了诗人对民生百态的关注。
最后,“吾皇忧挟纩,犹自问君家”表达了诗人对于国事的担忧和对皇帝的关心。“忧挟纩”意味着皇帝对国家大事的忧虑,而“犹自问君家”则是诗人在询问关于君主家庭的情况,这里流露出了一种深切的个人情感与责任意识。
总体而言,卢延让通过这首诗展现了他精湛的艺术技巧和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同时也透露着诗人对国家及君主的关心,这是唐代诗人常见的情操表现。
都城公子海,贤否良难会。
从容翰墨场,班班知所诣。
超然三四公,词学昔人配。
源流出苏黄,汲引功岂细。
斯人固才华,气节复远迈。
一官从幕府,未觉簿书碍。
投刃却凫行,岸巾依物外。
凝香久寂寞,清绝今可继。
初辞广陌尘,笑鼓春江枻。
楚岫与吴山,相望挹空际。
莫唱渭城歌,临流增叹喟。
崇文学士后,二子皆翘翘。
异哉荆山麓,产此英琼瑶。
婆娑翰墨场,文彩相蔚饶。
顷我未知识,寸心徒摇摇。
前年广陵城,会合如有招。
名都冠淮海,气象古所豪。
林园若棋置,佳处遗尘嚣。
良辰肯浪负,杖策同嬉遨。
清谈落玉麈,亹亹如闻韶。
岁晏乐未阕,离群复萧萧。
扁舟眇一叶,出没随江潮。
云山列千里,庐霍尤岧峣。
孤怀喜自放,跨跞岂惮劳。
所嗟无二陆,相我吟风骚。
黄昏落帆牛渚矶,苍石岸黑行人稀。
渔灯夜深远近没,水鸟月明来去飞。
瓶盂渐与南斗阔,身世东去将焉为。
钟山咫尺行可及,会当与子同遨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