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阁淩霄汉,闲来喜一登。
因将前代事,试问百年僧。
树色青如染,山光翠作层。
清心付寥廓,徙倚记吾曾。
杰阁淩霄汉,闲来喜一登。
因将前代事,试问百年僧。
树色青如染,山光翠作层。
清心付寥廓,徙倚记吾曾。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万佛阁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和历史文化的感慨。
首句“杰阁淩霄汉”,以“杰阁”形容高耸入云的万佛阁,用“淩霄汉”进一步强调其高度,展现出建筑的雄伟壮观。接下来,“闲来喜一登”表达了诗人对这次登阁的喜悦之情,闲适的心情与壮丽的景色相得益彰。
“因将前代事,试问百年僧。”这两句转而思考历史,通过询问百年僧人关于前代的故事,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兴趣和对过往的追忆。这种将个人情感与历史文化的融合,使得诗歌内涵更加丰富。
“树色青如染,山光翠作层。”这两句描绘了眼前的自然景观,树木郁郁葱葱,如同被染上了一层深绿;山峦层层叠翠,展现出大自然的生机勃勃。这样的描写不仅美化了环境,也衬托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清心付寥廓,徙倚记吾曾。”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心境。在广阔的天地间,诗人的心灵得到了净化,他静静地站立,回忆着这次登阁的经历。这种对自然的亲近和内心的平静,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美好瞬间的珍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历史文化的思考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探索,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短舫漂浮真似叶,小蓬低浅仅如巢。
幽吟但觉山川走,困睡不如风雨交。
红饭白醪供醉饱,青蓑黄箬可缠包。
一竿鹤发他年事,万斛龙骧任见嘲。
宦游欲学林间鹊,每到新年旋叠巢。
篷蒻龙船聊似屋,渔樵把臂便成交。
不妨袖里携诗卷,尚可床头置药包。
《古史》欲成身愈困,客来未免答讥嘲。
辙自绩溪蒙恩召还,将自宣城沿大江以归。
家兄子瞻以书告曰:“不如道歙溪,过钱塘,一观老兄遗迹。
”辙用其言。
既至吴中,迫于水涸,不能久留。
十月八日,游上天竺,子瞻昔与辩才师相好,今隔南山不得见,仍作三小诗以寄之。
我兄教我过东吴,遗墨山间无处无。
忽报冬潮催出氵匽,俗缘深重道心粗。
山色青冥叶未红,湖光凝碧晓无风。
行穷上下两天竺,望断南山龙井龙。
霜风瑟瑟卷梧蕉,燕处超然夜寂寥。
羽客信来丹鼎具,石淙梦断水声遥。
赤松作伴谁当见,黄鹄高飞未易招。
剑履终身定何益,勤劳付与沛中萧。
爱君忧世老弥深,特操要须得失临。
晚岁飞腾推有德,故乡安稳信无心。
小邦近似西山隐,元气终当北斗斟。
圣主方求三世旧,老臣何止一遗簪。
伯时作《龙眠山庄图》,由建德馆至垂云沜,著录者十六处,自西而东凡数里,岩崿隐见,泉源相属,山行者路穷于此。
道南溪山,清深秀峙,可游者有四:曰胜金岩、宝华岩、陈彭漈、鹊源。
以其不可绪见也,故特著于后。
子瞻既为之记,又属辙赋小诗,凡二十章,以继摩诘辋川之作云。
建德馆龙眠渌净中,微吟作云雨。
幽人建德居,知是清风主。
墨禅堂此心初无住,每与物皆禅。
如何一丸墨,舒卷化山川。
华岩堂佛口如澜翻,初无一正定。
画作正定看,于何是佛性。
云芗阁清溪便种稻,秋晚连云熟。
不待见新春,西风芗自足。
发真坞山开稍有路,水放亦成川。
游人得所息,真意方澹然。
芗茅馆山居少华丽,牵茅结净屋。
此间不受尘,幽人亦新沐。
璎珞岩泉流逢石缺,脉散成宝网。
水作璎珞看,山是如来想。
栖云室石室空无主,浮云自去来。
人间春雨足,归意带风雷。
秘全庵世道自破碎,全理未尝违。
溪山亦何有,永觉平日非。
延华洞共恨春不长,逡巡就摇落。
一见洞中天,真知世间恶。
澄元谷石门日不下,潭镜月长临。
细细溪风渡,相看识此心。
雨花岩岩花不可攀,翔蕊久未堕。
忽下幽人前,知子观空坐。
泠泠谷层崖落飞泉,微风泛乔木。
坐遣谷中人,家家有琴筑。
玉龙峡白龙昼饮潭,修尾挂石壁。
幽人欲下看,雨雹晴相射。
观音岩倚岩开翠屏,临潭置苔石。
有所独无人,君心得未得。
垂云沜未见垂云沜,其如归兴何。
路穷双足热,为我洗盘陀。
胜金岩置马步岩间,岩前得平地。
肴蔬取行簏,粗饱有遗味。
宝华岩团团宝华岩,重重荫珍木。
归来得商鼎,试鬻溪边绿。
陈彭漈苍壁立精铁,县泉泻天绅。
山行见已久,指与未来人。
鹊源溪深龟鱼骄,石瘦椿楠劲。
借子木兰船,宽我芒鞋病。
〈四诗皆记伯时所画。
〉
《题李公麟山庄图〈并叙〉》【宋·苏辙】伯时作《龙眠山庄图》,由建德馆至垂云沜,著录者十六处,自西而东凡数里,岩崿隐见,泉源相属,山行者路穷于此。道南溪山,清深秀峙,可游者有四:曰胜金岩、宝华岩、陈彭漈、鹊源。以其不可绪见也,故特著于后。子瞻既为之记,又属辙赋小诗,凡二十章,以继摩诘辋川之作云。建德馆龙眠渌净中,微吟作云雨。幽人建德居,知是清风主。墨禅堂此心初无住,每与物皆禅。如何一丸墨,舒卷化山川。华岩堂佛口如澜翻,初无一正定。画作正定看,于何是佛性。云芗阁清溪便种稻,秋晚连云熟。不待见新春,西风芗自足。发真坞山开稍有路,水放亦成川。游人得所息,真意方澹然。芗茅馆山居少华丽,牵茅结净屋。此间不受尘,幽人亦新沐。璎珞岩泉流逢石缺,脉散成宝网。水作璎珞看,山是如来想。栖云室石室空无主,浮云自去来。人间春雨足,归意带风雷。秘全庵世道自破碎,全理未尝违。溪山亦何有,永觉平日非。延华洞共恨春不长,逡巡就摇落。一见洞中天,真知世间恶。澄元谷石门日不下,潭镜月长临。细细溪风渡,相看识此心。雨花岩岩花不可攀,翔蕊久未堕。忽下幽人前,知子观空坐。泠泠谷层崖落飞泉,微风泛乔木。坐遣谷中人,家家有琴筑。玉龙峡白龙昼饮潭,修尾挂石壁。幽人欲下看,雨雹晴相射。观音岩倚岩开翠屏,临潭置苔石。有所独无人,君心得未得。垂云沜未见垂云沜,其如归兴何。路穷双足热,为我洗盘陀。胜金岩置马步岩间,岩前得平地。肴蔬取行簏,粗饱有遗味。宝华岩团团宝华岩,重重荫珍木。归来得商鼎,试鬻溪边绿。陈彭漈苍壁立精铁,县泉泻天绅。山行见已久,指与未来人。鹊源溪深龟鱼骄,石瘦椿楠劲。借子木兰船,宽我芒鞋病。〈四诗皆记伯时所画。〉
https://shici.929r.com/shici/RyAJURjP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