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铅不得用凡铅,用了真铅也弃捐。
此是用铅真妙诀,用铅不用是诚言。
用铅不得用凡铅,用了真铅也弃捐。
此是用铅真妙诀,用铅不用是诚言。
这首诗出自宋代诗人张伯端之手,名为《绝句六十四首·其九》。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探讨书法用铅技术的诗歌,其中包含了对书写技巧的精妙领悟和独到见解。
"用铅不得用凡铅,用了真铅也弃捐。"
这两句诗强调了在书法中使用铅笔时的关键性,"不得用凡铅"表明并非所有的铅笔都适合书写,必须挑选品质上乘的"真铅";即便是精良的铅笔,也不意味着可以随意挥洒,需要有选择地使用,故云"用了真铅也弃捐"。这两句传达出诗人对书法艺术精益求精、严于律己的态度。
"此是用铅真妙诀,用铅不用是诚言。"
最后两句则进一步强化前面的观点,"此是用铅真妙诀"表明上述使用铅笔的方法是一种深入人心的技巧和智慧;"用铅不用是诚言"则强调这种说法并非空谈,而是诗人本着对书法艺术至诚之心所倾吐的真知灼见。
综观全诗,张伯端通过对书写工具的精细选择和使用方法的探讨,展现了中国古代书法人对艺术极致追求的一面。他的这番言论,不仅体现了书法在笔墨运用上的严谨性,也折射出古人对于技艺达到极致境界的不懈追求。
岁晚念行役,江阔渺风烟。
六朝文物何在,回首更凄然。
倚尽危楼杰观,暗想琼枝璧月,罗袜步承莲。
桃叶山前鹭,无语下寒滩。潮寂寞,浸孤垒,涨平川。
莫愁艇子何处,烟树杳无边。
王谢堂前双燕,空绕乌衣门巷,斜日草连天。
只有台城月,千古照婵娟。
刘郎唤我出,胜处意所便。
清寒柳桃风,浓淡杉桧烟。
僧庐自生香,步绕古佛前。
依光偶不扃,坐数禽联翩。
平林度清磬,遥堤簇归船。
湖山露真态,鸥点溶溶天。
形容几吟笔,刚道妆抹妍。
莫作西子看,正如姑射仙。
相知喜值予,微笑生清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