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述古·其一》
《述古·其一》全文
明 / 黎遂球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北风何萧萧,感慨过易水。

蛮夷一少年,矫矫今壮士。

药囊提匕首,殿柱空复倚。

迟发失所期,燕丹匪知己。

饮酒荆卿怒,俯笑田光耻。

徒令高渐离,击筑入秦市。

(0)
鉴赏

这首诗《述古(其一)》由明代诗人黎遂球创作,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追忆与反思,展现了深沉的历史感和对英雄主义的颂扬。

首句“北风何萧萧,感慨过易水”,以北风的凄厉描绘出一种悲凉的氛围,引出对易水边发生的历史事件的感慨。易水,是战国时期燕国太子丹送别刺客荆轲前往秦国刺杀秦王的地点,此处暗含对荆轲英勇行为的怀念与敬仰。

接着,“蛮夷一少年,矫矫今壮士”两句,赞美了荆轲作为一位年轻勇士的英勇与决绝。荆轲虽出身于“蛮夷”,却展现出非凡的勇气和力量,成为后世传颂的壮士形象。

“药囊提匕首,殿柱空复倚”描绘了荆轲临行前准备充分,手持匕首,药囊在身,却只能徒然地倚靠在宫殿的柱子上,暗示了他即将面对的生死抉择与孤独。

“迟发失所期,燕丹匪知己”表达了对荆轲未能及时出发,以及太子丹未能真正理解并支持他的遗憾。这反映了历史中英雄与君主之间复杂的关系,以及英雄在实现理想过程中的孤独与无奈。

“饮酒荆卿怒,俯笑田光耻”通过对比荆轲与田光的行为,进一步凸显了荆轲的刚烈与不屈。荆轲在饮酒时表现出愤怒,而田光则俯身微笑,以此来表达对荆轲行为的尊重与理解,同时也暗示了荆轲的牺牲精神。

最后,“徒令高渐离,击筑入秦市”提到高渐离,作为荆轲的好友,他在荆轲死后,改名换姓,隐匿于民间,继续为荆轲报仇。这一情节不仅展现了友情的深厚,也体现了对荆轲遗志的继承与延续。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对英雄主义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历史命运的感慨。黎遂球以独特的视角,将个人情感与历史记忆交织在一起,使得这首诗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作者介绍

黎遂球
朝代:明   字:美周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46

(?—1646)广东番禺人,字美周。天启七年举人。再应会试不第。善诗、古文,工画山水。崇祯中,陈子壮荐遂球为经济名儒,以母老不赴。明亡,方应陈子壮荐,为南明隆武朝,兵部职方司主事,提督广东兵援赣州,城破殉难。谥忠悯。有《莲须阁诗文集》。
猜你喜欢

偈颂一一二首·其一○一

雨从何来,不须寻讨。遍满虚空,拔济枯槁。

定明妙应灵通,知府舍人台造。

真个是为雨为霖,莫不为忻为好。

(0)

偈颂一一二首·其二十七

亲从家里来,家中何所有。

持此一片石,广大坚且久。

灵山曾献佛,帝释聊举手。

心中出何物,安乐并长寿。

(0)

偈颂一一二首·其四

昨朝六月二十六,无角铁牛生四足。

哮吼一声人未知,撼动天关并地轴。

只履又西归,唱罢胡家曲。

可怜末后太分明,无限清声遍溪谷。

(0)

感兴二首·其二

梦幻空花祇自知,潜思二十九年非。

夕阳芳草曾行处,谁料红莲步步随。

(0)

十忆偈.忆先师

一见先师后,堪悲复堪笑。

为问何以然,八十重年少。

(0)

和四十伯父见寄二首·其二

比来维日捧诗筒,久废吟哦觉懒慵。

韵险不容更属和,意勤须索强随从。

深思往往花盈睫,得句常常汗浃胸。

万事始知关习否,赓酬本合类撞钟。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黎景义 唐文凤 曾习经 陈繗 陆仁 徐钧 陈藻 吴泳 萧立之 罗玘 罗钦顺 刘诜 林俊 殷奎 王洪 李江 柯九思 王时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