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君官五世,人物朴而重。
穷经不辞难,著论何其勇。
编排过百帙,装庋高一冢。
见闻颇惊讪,吟玩自欣悚。
余本空疏人,盛刺勤远捧。
津般俾之读,涉岸沧溟汹。
谁知畏浩博,敢复议烦冗。
芄兰恨柔蔓,栎社嫌拥肿。
谁令独管吹,而为众竽恐。
杨墨岐路迷,服郑丘林拱。
四邻黄策子,简要获天宠。
君兮幸持归,卧看云生陇。
华君官五世,人物朴而重。
穷经不辞难,著论何其勇。
编排过百帙,装庋高一冢。
见闻颇惊讪,吟玩自欣悚。
余本空疏人,盛刺勤远捧。
津般俾之读,涉岸沧溟汹。
谁知畏浩博,敢复议烦冗。
芄兰恨柔蔓,栎社嫌拥肿。
谁令独管吹,而为众竽恐。
杨墨岐路迷,服郑丘林拱。
四邻黄策子,简要获天宠。
君兮幸持归,卧看云生陇。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学者在学术上的勤勉与成就。开篇“华君官五世,人物朴而重”即点出了这位学者的家族背景和其个人品格,是一位有深厚家学底蕴的人物,性格朴实而又庄重。接着“穷经不辞难,著论何其勇”表明他在学术研究上不畏艰难,勇于探索和创作,这种精神令人赞佩。
“编排过百帙,装庋高一冢”形象地描绘了这位学者所积累的学问之丰富,如同堆积如山的书籍。他的学识广博,著述丰厚,让人读之感到惊叹和敬畏。
“见闻颇惊讪,吟玩自欣悚”则是说人们在阅读他作品时,都会产生震惊和赞叹之情,而这位学者自己则沉浸于这样的学习和创作中,感到无比的快乐和满足。
“余本空疏人,盛刺勤远捧。津般俾之读,涉岸沧溟汹”表达了他对待知识的态度,即便是未被发掘的书籍,他也会勤勉地去研究和探索,不断扩展自己的学术视野。
“谁知畏浩博,敢复议烦冗。芄兰恨柔蔓,栎社嫌拥肿”则是说他虽然学问渊博,但并没有人知道他的学识有多么深广,他对待繁杂的学术问题仍持谨慎态度,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那些过于繁复和不必要的学术争论持批评态度。
“谁令独管吹,而为众竽恐”则是说在这样一个环境下,有人担心自己独立的思考会受到群体的压力,进而影响自己的学术探索。
“杨墨岐路迷,服郑丘林拱。四邻黄策子,简要获天宠”则是说这位学者在学术上徘徊于古今中外的典籍之中,他对《易经》、《诗经》等儒家经典有深入的研究,并且他的学问简练而能获得天地间的眷顾。
“君兮幸持归,卧看云生陇”最后则是表达了这位学者对于他所追求和收获的学术成果感到欣慰,将其带回家中,静坐观赏天上的云彩,体会自然之美。
整首诗通过对华君的一系列描写,展现了一位学者的学问广博、性格坚韧不拔以及他对待学术的态度。同时也透露出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对于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的担忧。
穹标千朱鸟,嵓镇峙黄甸。
迢递屡劫馀,旷望千里见。
威神翊栋宇,丹梯凌栈齴。
隋荒戒不远,秦馀迹可践。
宇内骋良图,异人侧延盼。
混迹渔樵流,中备帷幕选。
叱咤兴风云,指麾定京县。
岂徒人谋胜,寔以觉力显。
曩基有增饰,故池仍重穿。
金骨永不焚,智灯夜犹炫。
弓剑归鼎湖,丹书閟净院。
古瓦苍鼠窜,寒林夕鸟啭。
玄运有兴衰,浮生信露电。
迷川藉津航,尘海孰漂转。
穷途创奇观,临风泪如霰。
长风吹燕树,月色浩如水。
华堂彻明烛,飞轩集同轨。
金波散窗户,琼筵一何绮。
兴随虚籁发,歌逐流云起。
清辉虽可悦,亏盈自兹始。
人事有代谢,况乃幽玄理。
惟恐秋已深,严霜被兰芷。
默坐闻疏砧,孤怀渺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