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能回百念非,直须端的道心微。
暮春曾点缘何事,千古寥寥独咏归。
一念能回百念非,直须端的道心微。
暮春曾点缘何事,千古寥寥独咏归。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钱时的作品,题为《用前韵答起渊》。诗中表达了一种对内心修行的深刻理解,强调了念头转变的重要性。"一念能回百念非",意指一个正确的念头能够纠正众多偏离正道的想法,体现了佛教中的"转念向善"观念。"直须端的道心微",进一步强调持守纯净的道心,即使微小也要坚定。后两句通过提及暮春时节孔子弟子曾点的故事,暗示了诗人对于超脱世俗、独自追求精神归宿的向往,"暮春曾点缘何事,千古寥寥独咏归",表达了对曾点那种超然物外行为的敬仰,以及自己在寂寥中独自品味这种归隐之乐的情境。整体上,这首诗寓含哲理,富有禅意,展现出诗人内心的修养与追求。
绣丝平原公,铸金鸱夷子;
传人或象形,自古乃有此。
嗟予复何为,天地一蝼蚁。
即令面目真,不过土偶耳。
敢云年七旬,矍铄差堪喜。
珍重执简编,所期在后起。
兀坐弥勒龛,玻光绝尘滓。
勉从儿辈请,岂曰前贤比。
研媸本天成,慎修凭一己。
悠悠千载后,谁臧与谁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