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乘乾变化,儿主震神通。
江海藩篱外,风雷掌握中。
水居依罔极,血食至无终。
为在扶桑国,曾收夹日功。
母乘乾变化,儿主震神通。
江海藩篱外,风雷掌握中。
水居依罔极,血食至无终。
为在扶桑国,曾收夹日功。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丰所作的《龙母庙》,主要描绘了龙母的神圣地位和神通。首句“母乘乾变化”,以乾卦象征天地变化,暗示龙母具有超越常人的力量和智慧;“儿主震神通”则将龙母的儿子(通常指龙)与雷电联系,强调其在自然界的掌控力。
接下来,“江海藩篱外,风雷掌握中”进一步描绘龙母的影响力,她不仅统治着广阔的江海区域,还能操控风雨雷电,显示出无比的威严。龙母的形象被赋予了守护和控制自然的力量。
“水居依罔极,血食至无终”表达了对龙母永恒不朽的尊崇,龙母居住在水中,她的恩泽和庇护如同水一样无边无际,人们对她充满敬畏和感激之情。
最后两句“为在扶桑国,曾收夹日功”提到了龙母的神话背景,扶桑国是古代神话中的东方极远之地,龙母在此地有过拯救或保护太阳的传说,显示了她的崇高地位和功德。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龙母与自然的紧密联系,展现了龙母庙的神秘与神圣,以及人们对龙母的信仰和敬仰。
群蜚逐食傍人鸣,暝霭蒸山浓欲倾。
世事满头归未得,片心直向日边明。
篮舆轧轧度齐山,文献风流数百年。
遥想牧之歌晚月,閒寻白也咏平天。
只余钓水梁台在,未办登出谢屐穿。
多谢秋风吹好语,如陪杖屦俯鱼渊。
黔巫之南溪水兹,山粗石恶不可治。
崇宁边臣务广地,山刊石断林木斯。
其间掌许号为郡,如以土偶安须眉。
中州人物犹此任,累臣舍是夫何词。
况於风气少疵疠,且幸羽俗无浇漓。
饱餐贱米温旧读,书味隽永忘其疲。
坐看岁龙度丑戌,几见秋月弦虚危。
都梁有吏云端来,持书火急如符移。
美人家在九芙蓉,门墙突兀那可窥。
联缄累牍梦邪非,一年两度划见之。
我诗但能愈君疾,君解与世医狂痴。
乖逢休戚信有命,叹上不使非知医。
飘风吹面酒无力,万响摇摇不停息。
主宾才然立分鼎,抑抑威仪长不忒。
冰盘时荐樱笋香,乌丝快洒蔷薇墨。
夜深山静天四垂,悠然发我真闻识。
散发避炎暑,炎暑苦相寻。
云何对大宾,不见汗沾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