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发衰残久退休,衡茅荒寂更禁秋。
一无用力身犹倦,百不关心梦亦愁。
远浦卧看凫泛泛,深林时听鹿呦呦。
天台日有游僧过,白朮黄精不待求。
齿发衰残久退休,衡茅荒寂更禁秋。
一无用力身犹倦,百不关心梦亦愁。
远浦卧看凫泛泛,深林时听鹿呦呦。
天台日有游僧过,白朮黄精不待求。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老叹》,描绘了诗人晚年的生活状态和心境。首句“齿发衰残久退休”,直接点出诗人的年迈和退隐生活,暗示岁月已逝,身体不再健壮。接下来的“衡茅荒寂更禁秋”进一步渲染环境的孤寂与萧瑟,秋天的到来更增添了凄凉之感。
“一无用力身犹倦,百不关心梦亦愁”表达了诗人虽然无事可做,却仍感疲惫,对世事不再关心,连梦境也充满了忧虑。远处水边,野鸭悠闲地游弋,深林中鹿鸣声声,这些自然景象在诗人眼中却显得单调而引人愁绪。
最后两句“天台日有游僧过,白朮黄精不待求”,诗人以天台山的游僧和山中的草药——白朮、黄精,寓言自己虽身处山野,但内心的追求和期待并未因年老而减少,反而更加渴望精神上的慰藉。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晚年的孤独、疲倦和对精神世界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反思和对内心世界的独特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