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上方僧》
《上方僧》全文
唐 / 韦应物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见月出东山,上方高处禅。

空林无宿火,独夜汲寒泉。

不下蓝溪寺,今年三十年。

(0)
注释
见月:看见月亮。
东山:指东方的山。
上方:高处,指寺庙所在的高度。
禅:佛教术语,指禅定或禅修。
空林:空旷无人的树林。
宿火:过夜的火,指夜晚留下的火种。
独夜:独自度过夜晚。
汲寒泉:从寒冷的泉水中打水。
蓝溪寺:具体的寺庙名,这里代表诗人曾经常去的地方。
今年:当前的这一年。
三十年:表示时间的流逝,具体指诗人上次到蓝溪寺至今的时间。
翻译
看见月亮从东山升起,高挂在天空禅修的地方。
空旷的树林里没有过夜的火光,独自在寒冷的夜晚汲取泉水。
已经多年没有下到蓝溪寺了,算起来已有三十年之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独自禅修的僧侣夜晚景象。"见月出东山,上方高处禅",诗人通过描述月亮从东边的山峦升起,以及僧侣在高处进行禅修的情境,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氛围。

接下来的"空林无宿火,独夜汲寒泉",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孤寂而清冷的夜晚情调。"空林"表明四周没有其他生命的迹象,只有僧侣一人;"无宿火"暗示没有温暖的火光,只有黑暗与寒冷相伴;"独夜汲寒泉"则展示了僧侣在这样的夜晚,为了寻求清凉而汲取冰冷的泉水。这一切都强化了僧侣孤独修行的意象。

最后两句"不下蓝溪寺,今年三十年",表明这个场景已经持续了三十年,僧侣未曾离开过这座蓝溪寺。这里的“不下”意味着坚守与执着,而“今年三十年”则是时间的长久与僧侣对禅修之路的坚持。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鲜明的意象,展现了一个深居简出的僧侣,他在自然中寻找精神的宁静与超脱,表现出一种对世俗生活的放弃和对禅定的执着追求。

作者介绍
韦应物

韦应物
朝代:唐   籍贯:长安(今陕西西安)   生辰:737~792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文昌右相韦待价曾孙,出身京兆韦氏逍遥公房。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猜你喜欢

程非梦移馆题赠

十年流寓旧都亭,糊口还凭子墨灵。

深巷停车门挂席,闲阶没草案横经。

桃花浪卷千层碧,杨柳风飘一向青。

握手故人长太息,城南尚有少微星。

(0)

凌名柯先生遗骸久暴吴园次知湖州始为卜葬口述其事因纪之

铮铮凌廷尉,殉节何其壮。

赤血已化碧,白骨无山葬。

年年樵牧儿,来往敲柩唱。

吴公高义人,闻之神凄怆。

醵钱重治棺,斸石坚其圹。

一旦马鬣增,松楸郁在望。

忠魂欣有栖,孤寡来灌鬯。

再拜贤大夫,喜极哭相向。

大夫答何言,泪滴马鞍上。

(0)

丁廉使名名炜

康熙二十七年夏,中外升平登禾稼。

岂有失所一军民,楚中猝变真可讶。

我巡海日烟雾深,纷纷耳传信不真。

或言乱贼立首领,官兵气靡都降身。

湖风湖水路渺茫,万姓夜走看北辰。

或言三日把关隘,选将搜粮侵邻界。

霍霍磨刀逼官降,忍辱齐向辕门拜。

独有一官旧豸衣,强项能使渠魁怪。

后来渔船稍稍说,芦中人声夜呜咽。

点火照见好须眉,三日绝食唇焦裂。

义不受官善哉逃,弃家无乃肠如铁。

天兵忽下贼兵死,围城无恙旧妻子。

假威骑马坐衙人,相逢羞见丁廉使。

丁公丁公今日归,城郭人民无是非。

天下诗格属公好,如此风节世又稀。

天子召公公去急,丹枫白苇拂征衣。

父老争看归来鹤,诗人面上有光辉。

(0)

题画

湖干路僻无车马,葭菼苍苍凉到天。

长日接䍦慵不著,草堂闲对鹭鸶眠。

(0)

拟古诗.青青河畔草

青青河畔草,离离路旁柳。

悠悠送行人,泛泛举杯酒。

终鲜素心人,何许同携手。

归来掩柴荆,无语自垂首。

(0)

拟古诗.西北有高楼

西北有高楼,徙倚聊淹留。

平原千余里,远道何悠悠。

日夕回风起,河水散乱流。

相思杳难托,登高翻更愁。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富嘉谟 吴西逸 周容 庄忌 茅坤 曹希蕴 庞德公 刘崧 贾昌朝 黄福 陈文龙 王清惠 聂胜琼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蔡薿 黎培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