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惠山,并叙·其三》
《游惠山,并叙·其三》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古风

敲火发山泉,烹茶避林樾。

明窗倾紫盏,色味两奇绝。

吾生眠食耳,一饱万想灭。

颇笑玉川子,饥弄三百月。

岂如山中人,睡起山花发。

一瓯谁与共,门外无来辙。

(0)
注释
敲火:敲击石头取火。
山泉:山间的泉水。
烹茶:煮茶。
林樾:树林中的阴凉处。
明窗:明亮的窗户。
紫盏:紫色的茶盏。
玉川子:唐代诗人卢仝的别号。
饥弄:饥饿时的游戏或戏耍。
山花:山中的野花。
一瓯:一碗。
来辙:来访者的车轮痕迹。
翻译
敲击山石取泉水,煮茶避开林间阴凉。
明亮窗户倒映紫色茶盏,色香俱佳无比奇妙。
我此生只需饮食安眠,吃饱后万千思绪皆消散。
不禁笑玉川子,饿时戏耍三百天。
哪比得山中隐士,醒来只见山花烂漫。
一盏茶与谁共享,门外并无访客车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山中,享受自然之美与生活之乐的场景。开篇“敲火发山泉”二句,展示了诗人在山中自得其乐的生存状态,烹茶、避林樾都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淡定。

“明窗倾紫盏,色味两奇绝。”一句,则是对山中生活的一种赞美,紫盏可能指的是葡萄或其他水果,这里的“倾”字用得十分传神,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恩赐的珍视与享受,以及这种生活的独特魅力。

“我生眠食耳,一饱万想灭。”这两句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简约生活的态度,诗人似乎在说,他的人生观很简单,只需解决基本的生存需求即可,不为其他多余之思所困扰。

“颇笑玉川子,饥弄三百月。”这里的“玉川子”可能是诗人自指,或是一种理想化的山中隐者形象。诗人对其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表示赞赏,即便是在饥饿时,也能将这种状态维持很久。

“岂如山中人,睡起山花发。”这两句则是直接描绘了山中人醒来时,发现山花已经开放的景象。这里的对比强调了诗人对于自然界变化的敏感和喜悦。

最后,“一瓯谁与共,门外无来辙。”表达了一种孤独而自足的情怀。诗人似乎在问,即便是生活中的小乐趣,也无需与他人分享,山中之所以能让人得到真正的宁静,是因为它远离了尘世的喧嚣。

整首诗通过对山中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物欲、回归自然的生活理念。诗中的意境清新自然,语言朴素而不失雅致,体现了苏轼特有的生态审美观和人生哲学。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慈恩寺偶成

城中第一佳山水,世上几多閒岁华。

何日梦魂忘此地,旧时风景属谁家。

林亭路僻多生草,浦树秋深尚带花。

犹有可人招不得,诗成须更向渠誇。

(0)

送李进士㺬还西宁

幡戟门前绰楔高,郎君身已著青袍。

龙墀有地陈三策,虎帐无心学六韬。

归蜀漫誇题柱早,入关空说弃繻豪。

太行云外东西路,去国怀乡两意劳。

(0)

仁辅遗鹤灯若虚有诗因次韵

不逐飙车与电轮,偶来飞绕帝城春。

尘埃误落空中影,烟雾虚疑梦里身。

千岁有丹应化骨,九皋无唳亦惊人。

于公旧价休劳送,自有山翁为卜邻。

(0)

九日和谢于乔韵

鹤翻风树晓犹狂,颇似任翻卧竹房。

石底片云犹宿润,竹间残雨尚馀凉。

桔槔亭古荒秋草,钟鼓楼高送夕阳。

犹有丹丘馀兴在,坐来今昨两相忘。

(0)

是日和王世赏韵

厌见秋城捲暮沙,还回仙路出西华。

清怜竹笋宜供饭,醉插松枝且当花。

阁苑烟霞非昨梦,兰亭山水似君家。

新诗未稳还催就,纸背横书字尽斜。

(0)

吴御史父封君挽诗

布衣肯受州县郡,白首不逢纨绮群。

汉家循吏旧有传,淮南小山谁制文。

西台仙籍记芳桂,北阙圣恩怀美芹。

岁晚江湖忆耆旧,哀鸿独叫空江云。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王季思 罗锦堂 吴玉如 常燕生 邵祖平 陈以鸿 王理孚 杨赓笙 苏渊雷 伯昏子 顾毓琇 胡怀琛 龙榆生 刘景晨 邓均吾 乐时鸣 蔡淑萍 劳思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