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阁敞湖中,蓬瀛四望通。
席分孤浦月,林响隔溪风。
夜久烟初散,谈高酒数空。
归来还荡桨,渔火数星红。
楼阁敞湖中,蓬瀛四望通。
席分孤浦月,林响隔溪风。
夜久烟初散,谈高酒数空。
归来还荡桨,渔火数星红。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湖上晚宴场景。诗人李孙宸以细腻的笔触,将烟雨楼的美景与宴会的氛围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首句“楼阁敞湖中,蓬瀛四望通”开篇即展现出烟雨楼的宏伟与开阔,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四周皆是连绵不绝的美景。接着,“席分孤浦月,林响隔溪风”两句,通过“孤浦月”和“隔溪风”的描绘,不仅渲染了夜晚的静谧与清冷,也暗示了宴会的雅致与高洁。月光洒在孤寂的湖面上,与远处的山林相呼应,风声穿过树林,带来一丝丝凉意,增添了宴会的神秘感。
“夜久烟初散,谈高酒数空”则进一步展现了宴会的持续与深沉。夜色渐深,烟雾逐渐消散,人们在高谈阔论中,酒杯空空,却依然兴致盎然,体现了主人的热情好客与宾客们的深厚情谊。最后,“归来还荡桨,渔火数星红”以轻快的笔调收尾,描绘了宴会结束后,众人乘船归去,湖面上点点渔火如红星般闪烁的情景,既温馨又充满诗情画意,完美地结束了这场别具一格的湖上盛宴。
整首诗通过对烟雨楼及其周围环境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宴会过程的生动刻画,展现了明代文人雅士追求自然美、享受生活情趣的精神风貌,同时也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向往自由的心境。
君家碧疏见清影,别是一段淇园秋。
何人笔底得天趣,云是东吴夏瑞州。
瑞州胸中竹如箦,一枝一叶良可惜。
却笑萧郎技痒时,手战眼昏头雪白。
兴来雷从地中出,万箨须臾起苍壁。
翩迁彩凤羽欲堕,偃蹇青虬势安敌。
仙郎何以得此幅,邀我题诗记真迹。
醉后操觚一挥洒,不让王维有声画。
公馀坐对夜深时,明月清风不论价。
紫苔绕径尘无迹,郁郁高松挺秋碧。
金气正骄风满林,浑如万壑波涛激。
又如晓日蛟龙吟,翠云荡漾江中心。
倏忽风微更堪听,冰弦操出重华音。
蓬莱宫阙五云渺,鸣鹤寥寥动琼岛。
鸾舆时作灵台游,应喜秋光在林杪。
风停声歇天宇清,政成刑措当升平。
玉署小臣拜恩诏,作诗愧比欧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