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人名诗戏效王半山·其二》
《人名诗戏效王半山·其二》全文
宋 / 艾性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偶来安石坐林塘,因得栖筠受晚凉。

归鸟冲烟方陆续,寒花经雨尚黄香。

云如仙客踪无定,风作山宾语自长。

师古不成书谩读,乐天深结退居房。

(0)
注释
偶来:偶然来访。
安石:指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林塘:树林和池塘,代指隐居之地。
栖筠:指韦应物,字栖筠,唐代诗人。
晚凉:傍晚的清凉。
归鸟:归巢的鸟儿。
冲烟:穿过烟雾。
黄香:形容花朵在雨后依然香气浓郁。
云如仙客:云彩像游荡的仙人。
踪无定:行踪不定。
风作山宾:风仿佛是山中的客人。
语自长:讲述的话语悠长。
师古:效仿古人。
书谩读:徒然阅读书籍。
乐天:指白居易。
退居房:隐居的居所。
翻译
我偶尔来到安石的林塘边坐下,也因此能享受到栖筠带来的傍晚清凉。
归巢的鸟儿在烟雾中陆续飞回,寒冷的花朵经过雨水后依然散发着香气。
云彩像仙人的足迹飘忽不定,风儿像山中的宾客讲述着自己的故事。
研读古人著作却无法效仿,我更向往乐天那样深深沉醉于隐居的生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艾性夫的作品,题目为《人名诗戏效王半山(其二)》。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描写闲适生活和自然景色的诗句。

“偶来安石坐林塘,因得栖筠受晚凉。”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偶尔来到一个叫做安石的地方,在林间的塘边坐下,享受到了树荫下的清凉。这里通过“偶来”和“因得”表现了诗人的随意性和愉悦的心情。

“归鸟冲烟方陆续,寒花经雨尚黄香。” 这两句描写了归巢的鸟儿穿过薄雾逐渐落地的情景,以及虽然天气寒冷,但经过雨水沐浴后的花朵依然散发出淡雅的香味。诗人通过这些细节勾勒出一个生机盎然的秋日图景。

“云如仙客踪无定,风作山宾语自长。” 这两句用比喻的手法,将飘浮不定的云朵比作来去无常的仙客,用“踪无定”形容其自由自在。同时,将轻拂过山间的声音比作山中的客人,通过“语自长”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与悠远。

“师古不成书谩读,乐天深结退居房。” 最后两句表明诗人对古代文化有所学习,但并不追求形式上的完美,而是以一种随性自然的态度去享受阅读的乐趣。同时,“乐天深结退居房”表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满足,愿意将自己深深地融入大自然之中。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闲适生活的憧憬表达,展现出诗人超脱尘世、乐在其中的情怀。

作者介绍

艾性夫
朝代:元

猜你喜欢

使客还自建昌

埘鸡初戒曙,关吏已开晨。

饬徒临迥陌,振楫发长津。

四郊盛阴气,千里塞惊尘。

艰难将使命,骚屑作行人。

时值秋冬交,道经吴楚分。

昔出方祃师,今还已归军。

威迟良马劳,悽恻仆御勤。

王事不可淹,谁知君苦辛。

(0)

题高宗诗意便面

画里山河尺五天,伤心莫说靖康年。

迢迢古木连云色,何处思陵起暮烟。

(0)

和山居六咏·其六

不钓湘江不洞庭,一庵高卧白云层。

姓名幸不官人识,面目从教俗子憎。

麦陇晓晴来馌妇,竹林秋晚约棋僧。

分光自有松头月,高照世间无尽灯。

(0)

百鍊出锻工,修薄见良铁。

架木作梁横,错刃成齿列。

直斜随墨弦,来去霏轻屑。

傥遇盘错间,利器乃能别。

(0)

昆明池乐歌二首·其二

博望封侯万里还,血流青海骨如山。

将军新赐楼船印,锦缆牙樯杳霭间。

(0)

送客赋得城上乌

月落城上楼,乌啼楼上头。

一啼海色动,再啼朝景浮。

马鸣黄金勒,霜满翠羽裘。

乌啼在故处,人生多去留。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冯山 李处权 赵长卿 释智圆 凌义渠 丘葵 奕绘 释慧远 黎贞 李宪噩 周之琦 杨玉衔 释绍嵩 释慧开 邝露 梁有誉 龚璛 黎景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