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如仙鹤爽风篁,外却尘嚣兴绪长。
偶坐几回沈皓月,闲吟是处到残阳。
门前立使修书懒,花下留宾压酒忙。
目断琼林攀不得,一重丹水抵三湘。
瘦如仙鹤爽风篁,外却尘嚣兴绪长。
偶坐几回沈皓月,闲吟是处到残阳。
门前立使修书懒,花下留宾压酒忙。
目断琼林攀不得,一重丹水抵三湘。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隐逸山林的生活状态。"瘦如仙鹤爽风篁"一句,以仙鹤比喻诗人自身,形象地表达了其出尘脱俗之意。"外却尘嚣兴绪长"则透露出诗人对于世间纷争的淡然态度,即便身处尘世,也能保持一份超然的心境。
接着,"偶坐几回沈皓月,闲吟是处到残阳"两句,描写了诗人在清净的夜晚,偶尔与明月为伴,或是在日暮时分,独自吟咏,享受着这份宁静。这里的"几回"和"到残阳"都表达了一种从容不迫、悠然自得的情怀。
下片则转向诗人的交际生活:"门前立使修书懒,花下留宾压酒忙"。尽管诗人隐居,不愿过多涉足世事,但仍旧保持着对友情的珍视和礼待之心。这里的"懒"与"忙"形成鲜明对比,既表现了诗人的性格,也展示了他在隐逸生活中所保留的人间情感。
最后两句"目断琼林攀不得,一重丹水抵三湘"则是诗人对于自己退居山林的深远愿望。"目断琼林"指的是视线被高耸的琼林阻隔,无法再看到外界的繁华,而"一重丹水抵三湘"则象征着心灵的清澈和对精神家园的向往。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隐逸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心灵自由的渴望。同时,也透露出诗人虽身处深山,但仍旧保持着与世间交流的情怀,使得这首诗既有超然物外之意,又不失人间烟火之情。
周郎豪宕老不狂,近来好事尔擅场。
全家旧住西湖口,甲第新开双阙傍。
高车驷马通昼夜,墨客骚人争短长。
阿翁堂东母西坐,面如红玉头比霜。
十日摧诗八九至,一杯献寿百千强。
御玺重封五花诰,大官屡出九霞觞。
纱帽轻笼夏阴薄,翠羽将动秋风凉。
短箫大鼓声动地,吴曲越吟歌绕梁。
浮云欲度不肯度,落日半落还低昂。
曲廊烟雾散复合,舞袖风花抑更扬。
花底番番唤绿酒,灯前队队出红妆。
金波玉绳耿不定,楼箭宫壶殊未央。
共说神仙隔风雨,岂知尘世有沧桑。
西池王母谁曾见,南极老人空寿昌。
眼前相对且为乐,世事悠悠安可量。
《周少卿双寿堂》【明·李东阳】周郎豪宕老不狂,近来好事尔擅场。全家旧住西湖口,甲第新开双阙傍。高车驷马通昼夜,墨客骚人争短长。阿翁堂东母西坐,面如红玉头比霜。十日摧诗八九至,一杯献寿百千强。御玺重封五花诰,大官屡出九霞觞。纱帽轻笼夏阴薄,翠羽将动秋风凉。短箫大鼓声动地,吴曲越吟歌绕梁。浮云欲度不肯度,落日半落还低昂。曲廊烟雾散复合,舞袖风花抑更扬。花底番番唤绿酒,灯前队队出红妆。金波玉绳耿不定,楼箭宫壶殊未央。共说神仙隔风雨,岂知尘世有沧桑。西池王母谁曾见,南极老人空寿昌。眼前相对且为乐,世事悠悠安可量。
https://shici.929r.com/shici/NSsitx4h.html
君从滇南游,意不在金宝。
归装诗篇富,远目江山饱。
遗踪念丘墟,旧事怀父老。
重惟宗祧计,择后良亦早。
达能洞大观,孝足慰昭考。
之子瑶瑜姿,兼闻嗜文藻。
爱之不可见,见彼昆弟好。
通家情所关,兹事况不小。
愿君自珍惜,远向风霜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