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步雪过长桥》
《步雪过长桥》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太湖三万八千顷,物色分明为我饶。

风急落帆临古塔,雪深著屐渡长桥。

一蓑灭没渔家乐,数字攲斜雁路遥。

小立忍寒不能去,百年壮观尽今朝。

(0)
翻译
太湖广阔无垠,景色分明,仿佛专门为我而生。
疾风吹过,船帆落下,靠近古老的塔楼;大雪深厚,踏着木屐过长长的桥。
渔夫披着蓑衣,在湖上自在生活,几只雁影倾斜在遥远的路上。
我站立许久,忍受寒冷不愿离去,因为百年难得的壮观景象此刻尽收眼底。
注释
太湖: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
物色:景色。
分明:清晰可见。
饶:丰富,充足。
风急:风力强劲。
落帆:放下船帆。
古塔:历史悠久的塔。
雪深:雪积得很厚。
著屐:穿着木屐。
长桥:长而宽阔的桥。
渔家乐:渔民的快乐生活。
雁路:大雁迁徙的路线。
忍寒:忍受寒冷。
百年壮观:罕见的壮丽景象。
尽今朝:就在眼前,此时此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太湖风光的画面,诗人以其精湛的笔触,捕捉了自然界的美丽与独特的情感体验。

“太湖三万八千顷,物色分明为我饶。” 这两句设定了整个诗篇的宏大景象,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壮丽山河之情感的个人化解读。这里的“物色分明”不仅指自然景观的清晰可辨,更有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

“风急落帆临古塔,雪深著屐渡长桥。” 风雪交加的场景中,诗人选择了停留,体现出一种坚韧不拔的意志。而“古塔”和“长桥”的出现,则增加了一种历史的沧桑感与空间的延伸。

“一蓑灭没渔家乐,数字攲斜雁路遥。” 这里诗人通过对渔家生活的一瞥,以及对远方雁行的描述,展现了自己对于平淡生活的向往和对远方世界的向往。

“小立忍寒不能去,百年壮观尽今朝。” 最后两句则透露出诗人虽然面临严寒,但仍旧沉醉于眼前的壮丽景色,不愿离去。这里的“百年壮观”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个人生命体验的宝贵。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现出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和深邃思考,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的艺术功力。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常州韦郎中泛舟见饯

主人冯轼贵,送客泛舟稀。
逼岸随芳草,回绕背落晖。
映花双节驻,临水伯劳飞。
醉与群公狎,春塘露冕归。

(0)

登湓城浦望庐山初晴,直省赍敕催赴江阴

西望香炉雪,千峰晚色新。
白头悲作吏,黄纸苦催人。
多负登山屐,深藏漉酒巾。
伤心公府内,手板日相亲。

(0)

送苏修往上饶

爱尔无羁束,云山恣意过。
一身随远岫,孤棹任轻波。
世事关心少,渔家寄宿多。
芦花泊舟处,江月奈人何。

(0)

蒋山开善寺(一作崔峒诗)

山殿秋云里,香烟出翠微。
客寻朝磬至,僧背夕阳归。
下界千门在,前朝万事非。
看心兼送目,葭菼自依依。

(0)

送韦司直西行(此公深入道门)

不耻青袍故,尤宜白发新。
心朝玉皇帝,貌似紫阳人。
湘浦眠销日,桃源醉度春。
能文兼证道,庄叟是前身。

(0)

送严员外(一作刘长卿诗)

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君去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生。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吴伟业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霍韬 田锡 谭处端 刘黻 贾似道 文廷式 程垓 林旭 舒亶 张九龄 真德秀 纪昀 范浚 郝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