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苦热闻田夫语有感》
《苦热闻田夫语有感》全文
宋 / 朱淑真   形式: 古风

日轮推火烧长空,正是六月三伏中。

旱云万叠赤不雨,地裂河枯尘起风。

农忧田亩死禾黍,车水救田无暂处。

日长饥渴喉咙焦,汗血勤劳谁与语。

播插耕耘功已足,尚愁秋晚无成熟。

云霓不至空自忙,恨不抬头向天哭。

寄语豪家轻薄儿,纶巾羽扇将何为。

田中青稻半黄槁,安坐高堂知不知。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宋朝时期夏日酷热,农田干旱的情景,通过农民的痛苦和无奈,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贫富差距和对劳动人民的忽视。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农民在极端天气下劳作的艰辛,以及他们面对自然灾难时的无助与绝望。

首句“日轮推火烧长空”,形象地描绘了夏日烈日如火,炙烤大地的景象。接着,“正是六月三伏中”点明时间,强调了酷热的季节特点。“旱云万叠赤不雨,地裂河枯尘起风”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干旱的严重性,云层虽厚却滴雨未下,土地龟裂,河水干涸,尘土飞扬,描绘了一幅荒凉的景象。

“农忧田亩死禾黍,车水救田无暂处”表现了农民对农田的担忧,他们担心作物因干旱而死亡,即使尝试用水车灌溉也无法找到水源。“日长饥渴喉咙焦,汗血勤劳谁与语”则揭示了农民在酷热下的身体和精神双重煎熬,他们长时间劳作,口渴难耐,汗水与血液交织,却无人倾听他们的辛酸。

“播插耕耘功已足,尚愁秋晚无成熟”表达了农民对丰收的渴望,尽管他们已经尽心尽力地耕作,但仍担心秋季来临时作物无法成熟。“云霓不至空自忙,恨不抬头向天哭”则抒发了农民面对自然不可抗力时的无奈和绝望,他们只能徒劳地忙碌,希望天空能降下甘霖。

最后,“寄语豪家轻薄儿,纶巾羽扇将何为。田中青稻半黄槁,安坐高堂知不知”表达了诗人对社会不公的感慨,呼吁那些享受安逸生活的贵族子弟能够关注农民的疾苦,意识到粮食的来之不易。通过对比高堂与田间的生活状态,突出了社会阶层之间的巨大差异,以及对底层劳动者的同情和关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地反映了宋朝社会的现实问题,尤其是农民在自然灾害面前的脆弱和无助,以及社会对于劳动人民的忽视。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强烈的对比,表达了对农民疾苦的关注和对社会公正的呼唤。

作者介绍
朱淑真

朱淑真
朝代:宋   号:幽栖居士   籍贯:一说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   生辰:约1135~约1180

朱淑真(约1135~约1180),号幽栖居士,南宋著名女词人,是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歙州(治今安徽歙县)。生于仕宦之家。幼警慧、善读书,但一生爱情郁郁不得志。丈夫是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和睦,最终因抑郁早逝。又传淑真过世后,父母将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其余生平不可考,素无定论。现存《断肠诗集》、《断肠词》传世,是劫后余篇。
猜你喜欢

落花·其一

走马回塘细草齐,有情常自逐春蹄。

且教天上看成雪,敢恨人间踏作泥。

红板几条村径杳,青烟一片酒旗低。

纷纷蜂蝶还无数,翠阁朱楼路已迷。

(0)

病中述怀

病为愁侵无计舒,那堪一卧两旬馀。

自来自去窗前月,相近相亲架上书。

奢望肯随梅冷淡,病躯却似竹空虚。

倩人扶起临青镜,旧日形容竟不如。

(0)

秋夜书兴

绣床书轴斗精严,寂坐红闺夜已淹。

山子数声如咒月,风姨一笑正褰帘。

椒兰无气香将烬,巾舄生潮露暗沾。

拟把簪花三寸管,尽收清景入毫尖。

(0)

雁字三十首次韵·其二十二

江北江南水气苍,共随今雨入渔庄。

芙蓉垂露迎秋色,沙漠奔泉背夕阳。

醉写何妨输草圣,暗摸终恐误中郎。

真经要借空空手,漫把鹅群赠与王。

(0)

盼竹友舅氏滇中信

一诺重千金,招魂瘴岭阴。

老人虽健饭,闺梦总关心。

义胆神灵护,征途雨雪侵。

此时回棹未,旦晚盼鸿音。

(0)

青门柳枝词·其二

晴波倒映漾柔蓝,最好风光三月三。

羌管一声萦别恨,漫教吹彻望江南。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钱福 冯应榴 玄觉 刘知几 江标 章纶 柴中行 薛式 戴名世 周锡渭 许圉师 陆诜 冯澥 徐琰 顾可久 苏伯玉妻 邯郸淳 苏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