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廧灯气热,抵得月?珑。暗梦烟难约,明波镜与通。
可簪宜鬓绿,有泪待莺红。
摹上石华袖,绣谁能许工?
素廧灯气热,抵得月?珑。暗梦烟难约,明波镜与通。
可簪宜鬓绿,有泪待莺红。
摹上石华袖,绣谁能许工?
这首诗描绘了以折樱桃花为瓶中供花的细腻场景,充满了春日的生机与柔美。首句“素廧灯气热”,以“素廧”(即白色的小屋)和“灯气热”营造出一种温暖而静谧的氛围,暗示着夜晚的来临。接下来,“抵得月?珑”一句,通过将灯光与月亮进行对比,突出了灯光在夜晚的独特魅力,仿佛能替代月光的柔和与明亮。
“暗梦烟难约,明波镜与通”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梦境比作难以捉摸的烟雾,而水面则如同镜子一般清晰透明,两者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梦境与现实之间界限的思考。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与深邃。
“可簪宜鬓绿,有泪待莺红”这两句,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花朵不仅适合插在发间,增添一抹绿色的生机,还能寄托诗人的情感,如同等待着红色的莺鸟来传递心中的情感。这里不仅描绘了花朵的美丽,更蕴含了诗人对情感表达的渴望与期待。
最后,“摹上石华袖,绣谁能许工?”一句,以“石华袖”(可能是指绣在衣服上的石华图案)为喻,表达了对技艺高超的赞美,同时也提出了一个疑问:谁能够如此精湛地绣制出这样的图案?这既是对技艺的赞叹,也是对完美艺术作品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折樱桃花的描绘,以及对周围环境和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一幅充满诗意的春日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欣赏与追求。
问前身应在,香醉山中,今存风烈。
佳夕招延,清论度飞屑。
玉斝盈盈,金英点点,标格侬家别。
好个凉天,更无滴雨,只欠些月。
菊客兰兄,纷纷侪辈,纵尔芬芳,输我高洁。
鼻观先知,羞取俗颜悦。
解后成欢,从容挹爽,何羡广寒折。
我有高吟,为君纪此,一段奇绝。
对垂弧、引觞一笑,凄凉薄分天赋。
丁年驰骛弓刀后,报国孤忠自许。
堪叹处。
今老矣,强颜犹踵邯郸步。
安能远举。
谩目送征鸿,梦劳胡蝶,无计便归去。
清闲禄,旧说天公靳予。
何时松菊村墅。
生非燕颔鸢肩相,岂是觚棱鹓鹭。
收拾取。
休直似、文渊定远空怀土。
阿戎可语。
待乞得身还,屏伊世累,甘受作诗苦。
渐吾乡秋近,正莼美、更鲈肥。
顾安得相从,征帆衔尾,飞盖追随。
南中眼前事势,正相持、边腹一枰棋。
将谓灯明月暗,笑谈共和韩诗。
谁知。
催上王畿。
无计可,挽留之。
想翠微深处,倚楼日望,天际人归。
中流江涛衮衮,藉烝徒、共楫属之谁。
回首西风过雁,料君为我兴思。
少年塞上秋来早,昴街尚余芒曜。
举目关河,惊心弧矢,顾我岂堪戎纛。
几番凤诰。
愧保障何功,恩隆旒藻。
笑指呼鹰,露花烟草忆刘表。
头鸬如许相与,岁寒犹赖有,白发公道。
对月怀人,临风访古,往事凄凉难考。
何时是了。
莫驰志伊吾,贪名清庙。
松菊归来,稽山招此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