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树面皮多葛怛,韶阳板齿上生毛。
会得国清才子贵,不会家富小儿娇。
灵树面皮多葛怛,韶阳板齿上生毛。
会得国清才子贵,不会家富小儿娇。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景元所作的《颂古四首》中的第二首。诗中以"灵树面皮多葛怛"起笔,形象地描绘了一种奇特的景象,可能是指树木表面覆盖着类似葛藤的粗糙质感,给人以沧桑或古老的感觉。"韶阳板齿上生毛"则进一步描绘了这种树的不寻常之处,可能是形容树皮上的纹理仿佛长出了毛发,显得既奇特又引人注目。
后两句"会得国清才子贵,不会家富小儿娇"则是诗人借物寓意,将树与人相联系。他暗示,在国家安定、人才受到重视的社会环境中,那些有真才实学的人才会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地位,而仅仅因为家庭富有就骄纵的小孩则难以得到真正的价值认同。这体现了诗人对社会风气和个人修养的深刻见解,寓言性强,富有哲理。
败叶西风卷。近河桥、六花片片,离觞聊遣。
扑面惊沙森似雾,日暮芦沟冰泫。
寒夜冻、马毛如茧。
为爱云山归去好,谅云山于子情非浅。
五岳志,向禽展。文章虽以幽栖显。
更须凭、经纶大手,为时卢扁。
路近三茅丹鼎在,洞里一声仙犬。
尘土梦、知君其免。
淮水东边明月上,问齐梁佳胜何人典。
春草绿,不容剪。
今古原如此。叹浮生、飞花飘絮,随风已矣。
落溷沾茵无定相,最是孤臣孽子。
经患难、何曾容易。
况是女身兼薄命,愧樗材、枉受虚名被。
思量起,空挥涕。古人才调诚难比。
借冰丝、孤鸾一操,安排宫徵。
先世文章难继绪,不过扶持培置。
且免个、鹑衣粟米。
教子传家惟以孝,了今生、女嫁男婚耳。
承过誉,感无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