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荆轲传作六首·其二》
《读荆轲传作六首·其二》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田光鞠武总谋臣,计失须臾欲劫秦。

岂有精灵归匕首,空令哀怨断龙唇。

萧萧风起冲冠发,飒飒云吹首路尘。

自此悲歌燕市绝,屠沽无复报恩人。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屈大均在阅读《荆轲传》后所作的六首诗中的第二首。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荆轲这一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和情感共鸣。

诗中首先提到“田光鞠武总谋臣”,暗示了荆轲作为谋士的身份和地位。然而,“计失须臾欲劫秦”则揭示了荆轲刺杀秦王计划的失败,仅仅因为一时的疏忽或决策失误。这种转折点的描述,让人不禁为荆轲的命运感到惋惜。

接着,“岂有精灵归匕首,空令哀怨断龙唇”两句,表达了对荆轲未能实现其志向的遗憾。这里的“精灵”可能象征着荆轲的灵魂或精神,而“匕首”则是他行刺的工具。“哀怨断龙唇”则可能是对荆轲未能成功完成任务的悲愤表达,同时也暗含了对秦王的威胁被暂时解除的无奈。

“萧萧风起冲冠发,飒飒云吹首路尘”描绘了荆轲在行动前的紧张与决绝,以及行动后的孤独与失落。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增强了诗歌的氛围感,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荆轲内心的波澜。

最后,“自此悲歌燕市绝,屠沽无复报恩人”表达了对荆轲壮志未酬的感慨。燕市,可能指的是荆轲行刺前的地点,这里用以象征他的英雄事迹。而“屠沽无复报恩人”则暗示了荆轲的牺牲并未得到应有的回报,或许是指他的行为未能改变历史的走向,也可能是对那些未能理解或报答他的人的遗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荆轲刺秦事件的回顾,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刻同情和对英雄命运的深思。它不仅赞扬了荆轲的勇气和决心,也反思了个人力量在历史洪流中的局限性。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与谢汝申游石洞

肩偶横担拄杖斜,一头山月一溪霞。

閒随梦觉人间者,未醉天樵洞主家。

禅自西来多柏树,诗非参透在梅花。

夜来堪笑庐陵米,又向山翁酒伴誇。

(0)

齐寿堂

天地殇彭各与之,酒杯何更老夫诗。

乾坤此寿真皇极,琴瑟通家是浴沂。

舞烂万花春蹲蹲,醉归诸老夜欹欹。

酣熙各枕尧天梦,安得人间不许知。

(0)

接树

白头无语及行藏,偃仰乾坤一草堂。

静里深山真太古,农家万事只耕桑。

麦根雨后渠通急,水日春分树接忙。

满洞碧桃花自爱,岂图人说是仙乡。

(0)

送司寇张先生·其二

闻在朝廷荐士公,卑人何敢列豪雄。

公门固是人才薮,野物何堪药笼中。

病使逍遥扶白日,老将行止托苍穹。

铨曹果说吾堪用,请选沧江作钓翁。

(0)

定山和东川

悠然万古一同观,眼底天机果万端。

天地风光休少避,老夫酒量颇能宽。

偶曾帝伯皇王熟,肯放风花雪月漫。

周邵后人如论我,尧夫脚下任谁安。

(0)

赠湘阴夏进士

何处湘阴是所思,江篱刚有十年诗。

忽然草阁寒江上,飞下青天玉树枝。

故旧偶逢如未识,病躯留坐不知疲。

相看细数诸朋旧,祗我山中白发披。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何逊 王绩 高似孙 吕渭老 崔涂 郑经 阮元 谭献 谢宗可 萧绎 王鹏运 陈子龙 屠隆 吴师道 余靖 赵孟坚 李洞 丁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