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寥元饰·其三》
《赠寥元饰·其三》全文
宋 / 释慧空   形式: 七言绝句

家住秦溪紫翠间,好山终日绕朱阑。

莫如马上寻山者,到老不知身在山。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于秦溪紫翠间的僧人,对周围美景的深切感受与独到见解。首句“家住秦溪紫翠间”,以简练之笔勾勒出居住环境的幽美,秦溪紫翠,既点明了地点,又暗示了环境的清幽与自然之美。次句“好山终日绕朱阑”,进一步渲染了居住地的景色,好山环绕,仿佛是大自然对这位僧人的特别眷顾,而“终日绕朱阑”则生动地展现了山景与居住环境的和谐共存,以及时间的流逝与四季更迭。

第三句“莫如马上寻山者”,转而对比,指出那些骑马寻找山景的人,他们或许未曾真正体验到山的真谛,未曾深入理解自然与心灵的交融。这里的“莫如”二字,表达了对当前情景的肯定和对过往行为的反思,强调了静心观察与内心体验的重要性。

最后一句“到老不知身在山”,是对前文的深化与总结,强调了长期置身于自然之中,对于心灵成长与自我认知的深远影响。这句话不仅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真正的智慧与快乐往往来源于内心的平静与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见解和对生活哲学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与对精神境界的追求。

作者介绍

释慧空
朝代:宋

释慧空(一○九六~一一五八),号东山,俗姓陈,福州(今属福建)人。年十四出家,初学于圆悟、六祖,后至疏山,为南岳下十四世,泐潭清禅师法嗣。高宗绍兴二十三年(一一五三),住福州雪峰禅院,次年退归东庵。二十八年卒,年六十三(《五灯会元》卷一八、《东山慧空禅师语录跋》)。有《东山慧空禅师语录》、《雪峰空和尚外集》传世。 释慧空诗,以续藏经本《东山慧空禅师语录跋》及日本旧刻《雪峰空和尚外集》(今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编为二卷。
猜你喜欢

赠南丰胡国华

军山未信旴水屈,清淑之气相盘郁。

天地有时不关防,古今何代无人物。

道德大成文小成,君小成者成者精。

逢人问我江西派,从此南丰不是曾。

(0)

梅隐

君不见岷峨春雷江发源,又不见楩楠秋风叶归根。

时中两字万物具,他说不出吾圣门。

挟书来就辟雍试,尧舜君民得无意。

凤山梅隐屋数椽,区区无乃太早计。

渊明出办三径资,初不害结松菊知。

君今意与梅莫逆,岂梅亦具幽独姿。

梅虽花早实亦早,早恐少年迟恐老。

青春誓不易岁寒,归伴梅迟梅却扫。

(0)

寄题阁皂陈元礼苍玉轩

道山飞落江之濒,山中草木海上春。

鸿濛盘成碧树势,沆瀣蒸出琼芝津。

辟尘有许犹未惬,更著千百青嶙峋。

两三也足况千百,后土不自珍其珍。

从坤受质外负直,与乾同体中含纯。

表里洒然相肖似,亭亭物外佳主人。

鸣佩琅琅夜步斗,握圭挺挺晨朝真。

音韵危梢压霰砉,威仪峻节排风竣。

卷班归洞门不钥,世间望之自逡巡。

辽城翛翛鹤有道,葛陂矫矫龙何神。

主人与客俱变化,同为玉皇案头臣。

犹馀栖凤未仙去,不有冥鸿孰情亲。

(0)

上右丞相梁国公

三月桃花水发洪,游鱼挟雨乘长风。

去折禹门浪三重,满意须臾蜕为龙。

门道潭潭石齿齿,鱼初踊跃中委靡。

岂后有挽前有柅,雷犹未与火其尾。

破山霹雳放焰烧,平睨浪花轻一跳。

拿云攫雾扑九霄。

吾骨雅似龙坎坷,已搭龙门犹隔锁,化龙莫惜五雷火。

(0)

触兴

山向南逾秃,江归下转清。

鸟那容久立,鱼不及潜行。

云外雁机动,沙头鹭意萌。

信为吾道计,切忌太分明。

(0)

暇日集越王台

著脚卧云室,回头盖海亭。

水为三面白,山作四围青。

野鸟馀清哢,幽人得醉听。

篮舆不容款,馀思渺南溟。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晏殊 唐寅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