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辂虔郊报,祠宫就国阳。
繁云犹待族,霁日忽迎长。
圭璧纷佳气,粢盛馥异香。
人情欣眷祐,天意益端庄。
被衮侵寒雾,升坛蹑早霜。
左方虚小次,午陛却中黄。
六乐乾祇格,三登海宇康。
千官森剑佩,万里走梯航。
神筴膺符命,天壶饮福祥。
从今瓜瓞庆,鼎业炽弥昌。
斋辂虔郊报,祠宫就国阳。
繁云犹待族,霁日忽迎长。
圭璧纷佳气,粢盛馥异香。
人情欣眷祐,天意益端庄。
被衮侵寒雾,升坛蹑早霜。
左方虚小次,午陛却中黄。
六乐乾祇格,三登海宇康。
千官森剑佩,万里走梯航。
神筴膺符命,天壶饮福祥。
从今瓜瓞庆,鼎业炽弥昌。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皇帝在郊外祭祀天地的盛大仪式,以及祭祀后庆祝活动的场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祭祀活动的庄严与神圣。
首先,“斋辂虔郊报,祠宫就国阳”,描述了祭祀的准备工作,斋辂(祭祀用的车)在郊外虔诚地向天地报告,祠宫(祭祀场所)则位于国家的东方,象征着对天地的敬畏与尊崇。
接着,“繁云犹待族,霁日忽迎长”,描绘了祭祀时的天气变化,乌云密布,仿佛在等待着某种仪式的进行,而当祭典结束,阳光突然变得明亮,预示着吉祥的到来。
“圭璧纷佳气,粢盛馥异香”则通过祭祀用品(圭璧为礼器,粢盛为祭品)的描述,展现了祭祀的隆重与香气的浓郁,暗示了天地之灵的感应与接受。
“人情欣眷祐,天意益端庄”表达了人们对祭祀活动的喜悦与期待,同时也体现了天意的庄严与神圣。
接下来的几句“被衮侵寒雾,升坛蹑早霜”描绘了皇帝在寒冷的雾气中穿着衮服(帝王礼服)登上祭坛,踏着早霜前行的场景,进一步强调了仪式的庄重与皇帝的威严。
“六乐乾祇格,三登海宇康”则提到音乐(六乐)在祭祀中的作用,以及通过祭祀活动,天下得到安宁与健康。
最后,“千官森剑佩,万里走梯航”描绘了众多官员身着整齐的服装,佩戴剑佩,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祭祀,象征着国家的团结与统一。
“神筴膺符命,天壶饮福祥”则表示通过祭祀,得到了神灵的应允与祝福。
“从今瓜瓞庆,鼎业炽弥昌”预示着从这次祭祀开始,国家将充满繁荣与昌盛,如同瓜瓞绵绵,鼎业(国家基业)更加兴旺。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古代祭祀活动的庄严与神圣,以及其对国家与人民的深远影响,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化中对天地自然的敬畏与崇拜,以及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美好祝愿。
树柳较陶曾缺一,遗我清阴延夏日。
飓母西来六月三,挟电驱雷骇城邑。
僵楠拔栝不知数,震下依稀见神物。
四株袅袅卧行潦,战雨苍梢犹楫楫。
玄驹白鸟纷失次,予欲有赠将焉得。
吁嗟乎沉溪草堂颜色,矩洲少此亦何碍。